凤窝通济尊王宫位于凤窝村西南路口,庙宇前朝烟台山,后坐狮头山。始建于元至元甲子(1264年)。庙宇土木结构三落透后歇山顶,周有风火墙。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庙正面镶有一块青石匾,楷书直刻“敕封通济王庙”六个大字。一二进改建于民国五年丙辰(1916年),落成于民国六年丁巳。大厅中木柱多换为石柱,上刻有“万户讴歌鸣骏德,四时祷祀戴鸿恩”等对联。庙内,今存黑漆金字匾一面,内载《风岗通济尊王庙序》一篇,全文六百余字叙建庙本末及通济尊王事迹功德等,落款为民国六年。此匾高1.2米,宽2米余,以全块楠木雕成。不但材料珍贵且极具文物价值。殿前有一个八角形石香炉,直径50厘米,高60厘米,据《凤岗通济尊王庙序》所记乃王得道时,乘木筏所坐宝炉,凤岗人得之即建庙祀之。此石炉以物叩有金玉之声,亦是罕见之宝物。
据该村《陈氏族谱》和《闽都别记》记载,通济尊王生前为闽县令,本姓林讳浦,一说姓朱,生于唐末,卒于宋时。为官有德政,魁梧奇伟,潇洒出尘,有超然远举志。因济世救人做了不少好事,卒后民祀为神,保境安民,凿井通泉。拯溺通济,灵验异常。今长乐、连江以及台湾都有其庙祀。宋代皇帝褒封为广威通济尊王、夫人张氏亦封为灵济夫人。以此看来,宋时即已有通济尊王庙祀。凤窝通济庙是在该村得到“玉振金声”的石香炉后才起盖的,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四年。此外,庙内还有清代旧匾数面,题有“闽海奇观”、“凤岗保障”等文字,其字体苍劲古朴。
2009年,凤窝村民经过六年努力,在旧庙左方,又新建一座通济尊王宫,此宫仿湄洲妈祖庙结构,以丹阳青石和名贵木材为主要建材,造价六百多万元,藻井、悬钟、雀替、神龛精雕细刻各种瑞兽异草、人物花鸟,美轮美奂,金碧辉煌。仅石雕楹联就有80多副,还有石龙柱琅岐凤窝,石麒麟、石狮等精美雕饰。
新落成的凤窝境通济尊王宫雕梁画栋,飞檐交错,十分庄严气派。前殿、后殿、钟楼、鼓楼等共同构成气势雄伟的宫庙建筑群,宫里按古代宫庙贯例供奉着各种神像雕塑,保留了宋代宫庙的建筑特色和传统风貌。每一张香案,都凝结着信士们的虔诚,每一只香炉,都点燃了最美好的祈愿,每一盘祭品,都蕴蓄着最质朴的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