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陈氏宗祠简介
衙前陈氏宗祠位于巍峨的九龙山支脉十八爪之一的飞凤岭梅岩山麓,龙脉宛延迤逦至此,芦江之水右绕明堂,地脉之灵气孕育了俊彩精华,人丁蕃炽,英才渊薮,这是肇基始祖的旷世怀远,卓识睿智之处。
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元(1573年),于崇祯二年和顺治十一年经两度火焚兵患,堂构圯废。是时清廷为防倭寇,颁布迁界令,实行海禁,迫使大批庶民离乡流散,廿年后,值康熙执政,族人陆续返乡,宗祠得以修复。建国后及特殊年代里先后辟为小学、草编厂、幼儿园。1992年由族人共举,宗亲集资,陈起柄为理事长的修谱、修祠理事会成立,续编谱牒行第十六代,历三载,重建祠堂落成,扩建后面积1173.4平方米,耗资240万元。
遥观祠宇风格别致,古貌盎然,门墙顶部七格青石浮雕历史典故人物栩栩如生。大门上书“藤山衙前陈氏宗祠”乃书法家陈奋武亲笔,仪门上书“入孝”、“出悌”。
墀阶左右雄踞石狮,抱鼓石,耸立着八米高双斗旗杆,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石铭立于祠前,极具特色的两座跨街拱门,纹饰精雕,映衬着“崇仰前贤”“启裕后昆”八字魏碑。
步上五级台阶,五寿扣屏门,金字牌匾无数,宫灯点缀,荧光溢彩一派令人怀古气势。歇山顶,燕尾叠涩式建筑风格,双龙抢珠凌空压脊,抬梁穿斗,昂枋彩绘,悬钟雀替依附,皆精雕鎏金。前厅悬匾“博济为怀”最为尊贵,乃全国书协主席沈鹏手笔,此匾原系民国代总统黎元洪题赠,文革时废毁,“南国儒宗”“孝思维则”“万代如见”次第高悬,宗祠堂号“诗礼堂”。进士、文魁、武魁、博士13面更是赫然,“兴教育才”乃黎元洪为德孚梓里的元诏公褒扬。29对书法楹联荟萃了全国名家墨宝,其众体赅备,遒劲豪放,隽秀雅逸,使人流连神迷,溶入佳境。游廊亭两侧石壁上铭刻宗亲捐资芳名。议事房,接待室座落大厅两厢。50扇窗牖,镶嵌着梅雀争春花雕,后天井两口八角水池蓄养假山,回廊两边一字儿排列着历代官职街头牌老宋书体:钦命四川按察使,授功浙江总镇,金华正堂。特授四川川东后兵备道,南康正堂,钦命典试江南大主考,殿试进士出身,诰封三世中宪大夫,恩授吏部文选司。
再上后庭,左右竖立两对飞龙蟠绕青石大柱,上架着直径半米,十七米长度的大横梁令人惊叹,后座神龛房安放着列祖列宗神主牌,24扇花门精雕24孝故事,紧邻墙外还建有灼见独到的“妥遗祠”,一切都彰显了宗功祖德之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