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工
琅岐金砂乡村振兴项目动工
以“蟳味琅岐·英雄金砂”为主题,打造乡村文旅特色休闲游
25日,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在美丽的琅岐岛吹响号角。当日,迎着旭日暖阳,琅岐金砂乡村振兴项目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正式动工。项目以“蟳味琅岐·英雄金砂”为主题,打造乡村文旅特色休闲游。
项目选址位于琅岐岛东北部的金砂管理区,涉及劳团村、建光村、荣光村、东红村等4个村落。项目策划团队负责人介绍,此项目总规划面积1000亩,将充分结合区域优势,分区块设置不同特色的文旅看点。
项目的一大亮点是琅岐乡村振兴讲习所。据介绍,未来这里将引进乡村振兴专家及各地实操团队现身说法,针对乡村振兴各类参与者进行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打造乡村振兴的资源平台。
项目中的另一大重头戏,便是声名在外的琅岐红蟳了。金砂所在位置最适宜红蟳养殖,是琅岐红蟳最集中的养殖区。项目将重点发展特色蟳文化产业,打造红蟳养殖体验园,让游客在蟳田里体验别样趣味活动后,还能品尝地道鲜美红蟳。
置身金砂,开阔的天际线、一望无际的田野令人身心舒畅,原生态的乡村气息也将被赋予新生。“以前,英雄金砂以农业大生产登上中央电视台。今天,我们将结合金砂特色农耕文化,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让游客在此‘回’到过去。”上述负责人说,项目还将因地制宜,利用区域既有的池塘、瓜果蔬菜基地等,打造垂钓区、采摘区,形成特色休闲游的好去处。
有得玩,有得吃,还要有得住。项目将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的裸房,改造形成乡村民宿集群。“我们将对裸房进行改造,并打造民宿示范区,随后再引导更多村民自主改造,共同建设乡村民宿。”上述负责人说。
“今天率先启动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包括道路提升、景观提升及建筑物改造等3个子项目。”金砂管理区党支部书记陈善明告诉记者,道路提升主要包括涉及管理区东侧道路约1261米和新建生态停车场,景观提升主要包括村庄干道景观等,建筑物改造涉及改造民房3048平方米、整治民房外立面90栋。
记者了解到,项目分三期建设,首期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开放。
探访
英雄金砂魅力多几许?
在美丽的琅岐岛,迎着海风驱车驰骋环岛路,往东、再往北,从一片绿林中寻到一条村道,这就到了金砂管理区。沿着村道行走,抬头是一望无际的天,四周绕环的是田埂、池塘、村落,只见农户在田间忙着采收瓜果蔬菜、养殖户在红蟳养殖场里奔忙,丰收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此次琅岐金砂乡村振兴项目落户金砂管理区,背后是琅岐经济区管委会与项目前期策划团队长达1年多的考察调研。金砂魅力多几许?连日来,记者走进金砂,为你解读“蟳味琅岐·英雄金砂”的由来。
英雄金砂:
齐心筑堤击退凶猛海潮
“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走进金砂管理区办公室,一张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落款的奖状熠熠生辉。
金砂,最早叫做“赤砂”,辖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新中国成立前,饱受海潮侵袭,生存环境恶劣。上世纪50年代,为战胜海潮,解决温饱问题,金砂人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引下,除了民兵营和生产社的同志,上到六七十岁老人,下到妇女儿童,人人挑起扁担参加到这场空前的“战斗”中。
“虽然当时一穷二白,但新中国成立让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让大家充满干劲。”金砂管理区红光村民陈师煊告诉记者,从1950年到1957年里,金砂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靠身体阻击海潮,接力筑起3条防洪堤、建起3个水库、挖通6条河道,让金砂的良田从几百亩扩大到几千亩,不但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更做到了年年大丰收。
“这可以说是肩膀挑出来的奇迹。”陈师煊说,1958年金砂的事迹被上报到省里、中央。不仅获得国务院的奖状,更有以时任文化部部长田汉为首,以侯宝林、梅兰芳等为成员的中央慰问团来到金砂演出,田汉还创作《英雄金砂村》歌词,弘扬金砂精神。中央电视台还制作了《英雄的金砂村》专题纪录片,报道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情景。
一时间,金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被人们广为流传。“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将‘赤砂’改为‘金砂’。”陈师煊说。
蟳味金砂:
当地红蟳一度被列为贡品
《福州名产志》记载,琅岐红蟳颇为名贵,曾被列为贡品。琅岐红蟳举世闻名,那琅岐的红蟳又产自哪里?金砂正是最佳产地之一。
金砂面海,淡海水交汇处的地利优势得天独厚。在琅岐,金砂管理区是靠海区域中最适合红蟳生长的地方,人工养蟳可追溯到1958年。
“产量最高时,一年可达到两三万斤。而且蟳肉品质一流、与众不同,最远卖到过美国纽约,供不应求。”在金砂养了20多年红蟳的陈治同告诉记者,金砂还设有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淡水水产良种繁育基地。
2015年,琅岐经济区蟳养殖协会以“琅岐红蟳”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通过,以及天然养殖、无药物残留和国家地理标志的身份认证。值得一提的是,金砂养殖的红蟳还成为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特供水产品。
“此次乡村振兴项目就将结合红蟳产业开展,届时将会让金砂的红蟳被更多人知道,为村民带来更大收益。”金砂管理区党委书记陈善明说。
生态金砂:
大批白鹭天鹅栖息聚集
你在滩涂上散步,会有白鹭成群结队陪你;你不经意间打开窗户,珍稀鸟类停满屋外枝头;你在池塘劳作,天鹅就在一旁栖息……这样的画面不在电视里,就在金砂中。
据介绍,金砂范围内村、田、渔生态环境优良、景色宜人,吸引了大批的白鹭、天鹅等禽类聚集。
“琅岐对金砂的定位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早在几十年前,管理区就在宣传保护珍稀鸟类工作上下了大力气。”陈善明说,通过挨家挨户的宣传普及,朴实的村民人人都成为保护者,“辖区内没有人会打猎鸟类,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活力金砂:
村民积极主动参与振兴
“听说村里要搞振兴项目,我第一个把空房子贡献出来做民宿!”劳光村村民陈师达从小在金砂长大,一直盼望金砂能振兴发展,找回当年“英雄金砂”的荣光。
记者了解到,在琅岐金砂乡村振兴项目中,创新实行多方参与、多方投资,以实现多方共赢。“除了政府主导,投入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外,还有企业参与统一运营,并引入社会资本产业,结合乡村资源运营乡村文旅,提升乡村造血能力。”琅岐经济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江智文说,同时以村集体、村民为主体,通过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让他们参与运营,提高收入。
“目前,管理区已流转到500多亩土地参与运营,预计一年可增加村财收入50万元。”陈善明说,还有部分村民已签约,以出租、共同运营等形式参与民宿建设,也将增加一定收入。
“管理区上下对振兴金砂充满信心,我们将传承英雄金砂精神,建设闽江口幸福第一村!”陈善明表示。
项目将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效果图)

入口形象广场。(效果图)

琅岐乡村振兴讲习所。(效果图)

项目将打造露天电影院。(效果图)

金砂,一望无际的田野。记者张人峰 摄
思考
在思考中创新 在实践中摸索
琅岐将试点“四位一体”金砂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让乡村“振”在点上、“兴”得长久,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在金砂乡村振兴项目启动前,琅岐经济区管委会就在基层实践中开展了系列探索,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金砂模式。这一模式如何诞生?接下来又将如何推向深入?记者专访了琅岐经济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江智文。
在提出困惑中找方向
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几个困惑。
一是谋划困惑。乡村这么多,有特色的却很少,很多村落优势不明显,怎么谋划才能实现振兴?
二是投资困惑。乡村振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政府为主的投资模式难以持续,怎样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三是持续困惑。辛苦打造美丽乡村,热闹了一阵,又回归沉寂,怎么能够把产业做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
四是招商困惑。再好的规划和设计、再多的资金投入,都需要人来实现,怎么才能引入有经验又能久久为功的企业?
“提出困惑、思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要以产业兴旺的周密谋划为根本,以选择有实力、有经验、有成功案例的企业为抓手,以搭建多方投资的模式为保障。”
在充分调查后定主题
想清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从哪个村开始试点?琅岐经济区管委会经过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此次确定在金砂管理区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是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的一致选择。金砂管理区位于琅岐岛东北部,至少有四大资源。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上世纪5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专题纪录片,弘扬金砂人民在农业生产和海防前线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金砂管理区荣获国务院颁发“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这样辉煌的故事如今却鲜为人知,亟需发扬光大。
二是红蟳产业资源。“琅岐红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身份认证,2017年成为厦门金砖会议特供水产品,但红蟳仍处在小鱼塘养殖和本地销售的模式。
三是生态环境资源。金砂范围内沃野千亩、鱼塘遍布、背靠青山、面临大海,吸引了大批的白鹭、天鹅聚集,良好的生态优势没有被合理科学利用。
四是乡村民居资源。金砂村内裸房和长期闲置的数量众多,单村内基础设施配套较差。金砂辖区内多为空心村,多数青壮年都在海外或省外工作,留守的多为老人。
通过调查发现,金砂虽然优势资源特色不够凸显,但基础条件不差。琅岐经济区管委会选择了最具价值的“英雄金砂”文化资源和红蟳产业为切入点,确定项目主题为“蟳味琅岐·英雄金砂”。
在科学模式下促实施
确定区域、确定主题后,琅岐再次从几个“困惑”角度探索发展模式。“在金砂乡村振兴中,必须‘四位一体’联合推进,实现投政协同、投贷协同、投建协同、投运协同。”
这一模式是结合金砂的实际量身定制的,通过“政府+运营企业+金融资本+村集体+村民”多方参与、多方投资实现多方共赢。随着项目正式动工,未来,金砂模式将抓住产业、招商、资金、模式选择、组织保障等“五大要点”实施推进。
产业精准定位是灵魂。金砂模式最关键的在于理念创新,琅岐以策划先行做好产业导入精准定位,再做建设规划,这从源头决定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力。
招商伙伴是关键。选择专业运营团队配合高水平设计团队,是项目能否打造成功的关键。此次选择团队也是用人选人上的创新。
资金保障是命脉。项目不再只是政府输血式投入,而是引进社会资本多渠道参与。同时,深入研究政策,争取源头扶持资金。
模式选择是核心。在项目中,实行的是EPC+O模式:E是策划规划设计,P是采购管理,C是施工管理,O是运营管理服务。
最后,组织保障是前提。江智文认为,作为项目推进领导要理念创新,同时要有极强执行力。“金砂乡村振兴项目和模式我们是在探索中推进的,许多内容不尽完善,我们将以强有力的指挥机构,为项目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琅岐岛东北部的金砂管理区。记者张人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