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首届两岸青年中国象棋邀请赛赛事之一,海青杯两岸青年象棋友谊赛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举办,两岸30名青年棋手现场对弈。与以往“两军”对弈不同,此次友谊赛4人一组,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双人混合配对,相互合作完成比赛。
“一个人思路与两个人的思路不一样,双方思路不一时,会走出不连贯的棋,十分有趣。”柯明赋说:“虽然和孙慧淳是首次合作,但还是配合默契。通过这几天的比赛,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台湾选手的比赛礼仪,而且他们的竞技状态都很好,希望今后能够与台湾选手多多交流。”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楚河汉界对垒的两岸棋手情状各异,有的凝神静思,举棋若定;有的则是言笑晏晏,落子如飞。
曾是福建省高校象棋比赛冠军的福州市棋类协会裁判长陈炳霖,看到此次参赛的两岸青年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认为,“象棋比赛不在输赢而在陶冶情操,在博弈过程中展现的象棋文化才是两岸要共同传承的精髓。”
如今象棋成为两岸交流的载体,这令陈炳霖欣喜不已,他希望两岸借此能多加交流。“象棋是此次海青节两岸互动交流的载体之一,两岸青年通过下象棋增进友谊、加强交流是喜闻乐见的事。今后两岸借由象棋多加交流,不仅局限于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也可以,我也想会会台湾棋友哩。”
凑巧的是昨日与欧阳译然同台博弈的魏文修,今天竟然有幸成为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友谊赛。学习中国象棋已有5-6年的魏文修虽非首次来大陆,但连日来福州印象深刻他的脑海。魏文修向记者说道:“这是第一次来福州,与此前到山东参加交流赛不同,这边的风土民情和建筑等都让人感觉很亲切。而且大陆棋手朋友的实力强劲且素质非常好,希望今后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

此次海青节,首届两岸青年中国象棋邀请赛让人影响深刻。通常而言,传统棋赛属体育竞赛,用象棋架起两岸桥梁尚属首例,谁曾想促成此次赛事的竟是的一位福州青年林楠。
时年28岁林楠从小酷爱下象棋,已有20年的棋龄,目前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博士四年级。海青节举办象棋赛事源于一次契机,林楠回忆道:“去年8月,我到福州市台办办事,在交流中得知他们正在筹备海青节事宜。象棋也是传统文化,我便向市台办提出想法,经由市台办工作人员将项目提交到海青办。”与此同时,林楠也没闲着,“因为我在台湾学习了5年,也常在台湾参加象棋赛事。提出想法后,我就分别在两地找到棋类协会一起帮忙促成此次赛事。”
当谈及促成两岸青年中国象棋邀请赛事的初衷时,林楠说道:“大多数人学到15-16岁就不会继续学下象棋了,青年象棋赛事是比较少的。目前两岸也逐渐重视青年象棋赛,我希望能够借海青节的机会,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包括象棋都需要年轻人传承,我们也希望将比赛延续下去。”此外,林楠还透露:“希望在博士毕业前能将赛事定下来,成为海青节的传统比赛。毕业后,不论是在福州或是其他城市,能为两岸青年创造不同的机会,用象棋延续两岸情缘。”

选手收到纪念礼物水晶象棋后欣喜不已
马尾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马尾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马尾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马尾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马尾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马尾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马尾新闻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