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颁发了“琅岐红虫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这标志着琅岐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据悉该商标也是马尾地区首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而为“琅岐红虫寻”闯出更广阔的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琅岐经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提升“琅岐红虫寻”的品牌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琅岐经济区工商局大力加强商标培育力度,推动“琅岐红虫寻”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牵头组织成立虫寻养殖协会,促成区政府授权协会作为申请注册琅岐红虫寻地标的申请人,明确了地标覆盖的地理范围,同时,推动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地方政府牵头,工商部门负责,财政、农业、渔业、宣传等部门配合的领导机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申请地理标志商标一般需要两年时间,但“琅岐红虫寻”地理标志商标从申请到最后的注册成功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申报过程中,我们还做好争创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加大对假冒琅岐红虫寻的打击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养殖业的专项补助,推动解决制约虫寻养殖行业发展的问题。”
该负责人说,琅岐闽江大桥通车后,给岛上特色农业与水产养殖业都带来了商机。如何破解瓶颈,抓住商机,是琅岐红虫寻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琅岐红虫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标志着琅岐红虫寻养殖产业正逐步走上以品牌创效益的新路子,将大大提高其相关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将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福州大学民间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章旺教授表示,琅岐红虫寻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成功后,标示着这个商品只能来源于琅岐,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都主要由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简单来说,以后琅岐岛的正规养虫寻户都可以对这个地理标志所享有的专有性权利。”未来,养殖户只有获得福州市琅岐经济区虫寻养协会授权的水产养殖资格,才能养殖“琅岐红虫寻”并获得“琅岐红虫寻”地理商标的使用权,对外销售产品,从而更好地保护琅岐红虫寻所涵盖的人文资源、地理遗产及经济利益。而类似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例子还有“涪陵榨菜”、“镇江陈醋”、“南丰蜜橘”、“赣南脐橙”等等。
陈章旺表示,申报地理标志商标只是“面上措施”,要扩大商品产量、销量及打击仿冒行为还需要虫寻养协会及政府的相互配合,“有了‘身份证’之后,红虫寻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养殖户们需要‘化散为整’,首先从源头保护水域水质,提高红虫寻养殖技术,红虫寻的销售也需从”散装卖“转为“包装卖”,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举措。而政府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打假’,为琅岐红虫寻铺出一条‘阳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