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7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休闲阅读>>休闲阅读
  共有 273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胡耀邦甥孙:舅爷当总书记时 亲戚没一个农转非

  发表日期:2011年7月13日          【编辑录入:朱立仪

 

核心提示:“放在封建社会,我们也算是皇亲国戚,但其实没沾过一点光。”曾维信笑着说,1980年舅爷出任总书记后,当天就给浏阳县打电话“约法三章”:其一不开庆祝大会;其二不得因此而在乡里大兴土木;其三不许挂他的像。曾维信苦笑着说:“从我姐姐以后,我们这些亲戚家人再没对他抱过任何幻想,舅爷当总书记那些年,亲戚朋友没办过一个农转非。”

 

胡耀邦(1915-198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前总书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19151129日生于浏阳县(今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 党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941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3岁。

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认真汲取以往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开始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问题,长期倾错误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得到根本改观,国家重新呈现勃勃生机。

邓小平一样,胡耀邦,是现代化中国绕不开的一个名字。而他的清廉,更是有口皆碑。当年,他的哥哥为他奔丧却买不到火车票;他的侄子至今仍在深圳街头卖报。立德、立功、立言,他是几代中国人景仰的楷模。他的一生有写不完的话题——

在深圳梅岗路口有一个书报亭,它的主人——湖南浏阳人曾维信已在深卖报17年。鲜为人知的是,曾维信的奶奶胡菊花,是胡耀邦的亲姐姐。29日,记者赶到书报亭才知道,曾维信和父亲曾德盛已于两年前返回湖南老家,报亭目前由他妹妹和妹夫代为打理。远在湖南的曾维信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回老家是想做点小项目,目前还正在进行,报刊亭算是他在深圳的基业,他不会放弃。提起他按家乡习俗称为舅爷的胡耀邦,他说:我舅爷是个倔老头!

 

跟浏阳县约法三章

我奶奶比舅爷大好几岁,舅爷是我奶奶从小抱大的,他们感情深着呢。曾维信说,舅爷胡耀邦在家排行老九,是九个姐弟之中最小的一个,奶奶胡菊花是耀邦的三姐。舅爷13岁那年跟秋收起义的红军走了,直到1964年才第一次回老家。听我父亲讲,舅爷当时也没回家看,住在区政府,我爷爷奶奶带着我父亲到区政府跟舅爷见了一面。他说,那时农村生活很困难,我父亲曾给舅爷写过一封信反映情况,舅爷当时对他们说:你们是我的家人,要体谅国家的困难,要顾全大局,要多种棉花,要一步一步来。要想生活过得好,主要还是得靠自己。

胡耀邦外甥、曾维信的父亲曾德盛说,1983年他曾去北京找过舅舅。那次曾德盛在北京呆了9天,胡耀邦安排警卫人员带他逛了天安门广场、故宫等风景名胜,还专门带他去坐了地铁。走时特意给他买了一件新衬衫,舅妈李昭帮他买好票,并且亲自把他送到火车站。

放在封建社会,我们也算是皇亲国戚,但其实没沾过一点光。曾维信笑着说,1980年舅爷出任总书记后,当天就给浏阳县打电话约法三章:其一不开庆祝大会;其二不得因此而在乡里大兴土木;其三不许挂他的像。

亲戚没办过一个农转非

1986年,曾维信的姐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到北京去找胡耀邦,想让安排个工作。恰逢给胡耀邦当了14年贴身警卫的某同志的女儿也来找胡耀邦,明确提出要请老领导帮忙给找份事做。胡耀邦和蔼地对警卫员之女说:北京大批知青返城找不到工作,其中有的还是大学生,你又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确实很困难。然后舅爷拍着我姐的手对警卫员女儿说,你看她是我亲外甥的女儿,也是来找工作的,但我不能够用我的特权,她在这里玩几天,过些日子我还送她回湖南老家。年轻人应该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你爸爸近来身体可好,告诉他我很想念他,请他有空来北京玩玩,你们来一次北京也不容易,我安排你们四处走走,感受感受首都的变化,工作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舅爷那么一说,我姐姐也不好意思开口要工作了。曾维信苦笑着说:从我姐姐以后,我们这些亲戚家人再没对他抱过任何幻想,舅爷当总书记那些年,亲戚朋友没办过一个农转非。

舅婆夸我自食其力有出息

1994年,27岁的曾维信南下深圳打工。当时听说有老乡在深圳卖报纸赚了钱,我也就试着去干。曾维信说,头4年,都是批发报纸沿街叫卖,最开始经常去华强北那些人多热闹的地方,发现人流量大的地方竞争也大,不但有报亭,也有好多沿街叫卖的对手,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就到那些新开发的小区去,结果生意越来越好。

19988月的一天,深圳特区报记者得知曾维信是胡耀邦同志的亲戚,竟在深圳当卖报郎,觉得不可思议,报道了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深圳市邮局的一个领导听说后,专门找到了他说:我们在华富村口刚好建了一个报亭,目前还没有租出去,你如果愿意要就租去吧!曾维信以1800元的月租租下了这个报亭。后来他把父亲曾德盛也接到深圳,父子俩一起打理报刊亭。

2000年初,西湖宾馆一位领导也照顾曾维信,把宾馆红线内一块地方给他做报刊亭。凭着当卖报郎,曾维信于2000年底,买下了一套价值40余万元的住房。

曾维信一直有个心愿:去北京舅爷家看看。1999年国庆,他去了北京,虽然舅爷胡耀邦已不在,舅婆李昭热情接待了他。听说曾维信在深圳卖报,李昭连声夸他自谋出路,自食其力,有出息。从那以后,我隔一段时间就去北京看舅婆,去年还去参加了她88岁生日。曾维信说,饮水思源,他今天能过上小康日子,得感恩深圳这座城市给了他机会,感恩特区报、邮局,感恩所有在深帮过他的人。后来他在西湖宾馆的那个报摊,因为城市改造给拆了,现在他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在那里的报摊能重新立起来。


上一篇: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
下一篇:9·13事件凌晨彭德怀为何在囚室高唱流行歌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7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461]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349]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7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125.000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