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祥,是土生土长的琅岐镇后水村人。退休后,他义务当起了琅岐镇里的平安宣传员,这一干就是22年。“宣传员这份工作,我和我的‘老搭档’会一直干下去。”杨英祥说。
退休不退岗当起义务宣传员
1964年,杨英祥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南海舰队汽车兵,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转业后,杨英祥被分配到福建省闽运连江公司。2000年,杨英祥退休。从退休后起,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宣传安全知识。
“当时用的是自行车。”杨英祥说,由于琅岐镇很多农村道路狭窄,居民多住在巷子里。“自行车走街串巷方便,并且自行车比较安全,我是宣传平安的,自己就更要注意,要是人家听说我开车都摔倒或撞车,我还怎么能以身作则。”
2015年,由于年龄越来越大,杨英祥的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入手一辆电动汽车。“就是我身边这个‘老搭档’,陪我七年了。”和杨英祥一样,这辆电动车非常惹人注目。电动车内装有照明灯、喇叭和广播器,车前后都挂着写着垃圾分类和平安建设的标语。车内空间非常狭小,正上方是日历,副驾驶位置摆放着毛巾,老花镜等生活用品,后排还放着一张小坐凳。在后备箱里,修车的工具整齐地摆放着。值得一提的是,杨英祥组装电动车设备以及平日维护保养的费用,都来源于他微薄的退休工资。
事实上,杨英祥的家庭也困难,子女在外地打工,老伴身体不好,长期服药,老两口的开销全靠他的退休金。有时,老伴身体不舒服,为保证照顾妻子和宣传平安建设两不误,杨英祥会带上妻子一起工作,后排的小坐凳就是为妻子留着的。
22年来,杨英祥开始频频出现在琅岐的大街小巷,不断地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盗防诈骗、反邪教、平安建设等知识。而喇叭里播放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2003年到2004年,喇叭里广播的是“如何防治非典”;2010年人普宣传;2015年平安马尾宣传;2021年至今,垃圾分类宣传……
坚持不懈赢得理解和尊重
记者一路跟随着杨英祥来到闽江村。“老杨,休息一下!”大老远,路口的大婶就喊老杨坐下来歇歇。面对街坊邻居的好意,老杨嘴里也“嗯嗯”的回应着,他将电动车缓缓在路边停下。“我们一定要分好类再对应投进垃圾箱里面哦!”他一边说,一边将自己从家中带出来的垃圾分类宣传册分给大家。
据杨英祥介绍,在琅岐镇,村里大多数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他们是家庭生活里负责垃圾分类的主力军,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对于现行的垃圾分类理念一知半解,混投现象很多。所以,自己每天都会从家里带上200份宣传手册,沿途分给村民。针对老年人群体实际情况,杨英祥以通俗易懂的讲解给大家举例子,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加深他们对各类垃圾对应标识的印象,并提醒大家注意垃圾分类的认知误区。
但其实,对于他长年累月义务宣传,不图任何回报的举动,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理解,有时,杨英祥甚至还会遭到一些被他“广播”过的小偷小摸者的报复。但这些没能动摇他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依旧每天在琅岐走街串巷做宣传。
渐渐地,大家听多了杨英祥的宣传,听惯了杨英祥的宣传,也听懂了杨英祥的宣传。大家也开始明白了什么是“平安马尾”“怎么开展垃圾分类”。杨英祥的坚持感动了大家,琅岐人对于杨英祥的态度,也从不解变成了佩服和尊重。说起杨英祥,琅岐镇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吴尔义立刻竖起大拇指,他说,老杨多年的宣传效果很好,因为他,不仅是垃圾分类意识,全镇村民各方面的意识都提升了不少。
“我一天没出去,都受不了。我觉得不论做什么工作,都一样是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爱好。”杨英祥边说边开着他的“老搭档”慢慢远去。他们的背影在宽敞的乡间小巷里熠熠生辉,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一位八旬老人22年无私奉献,建设美丽家园的不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