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对琅岐果蔬生产供给基地建设提出“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全力抓好“菜篮子”工程。
这是一个动员号,是对马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一次再动员。这更是一个进军号,号令马尾农业发展踏上新征程。区委书记张帆,管委会主任、代区长庄永智多次率领各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全力支持马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
马尾区稳扎稳打,乡村振兴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农业、农民、农村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面貌——现代农业加快取代传统农业,高效、现代化成为马尾农业新的关键词。农民增收不停步,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琅岐镇不仅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还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地。
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种田
9月2日,在琅岐镇,翻土机、手扶插秧机正大显身手,“轰隆隆”作业。来自的马尾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不失时机地为大家上起“农业保险课”,对防治红火蚁的施药方式、防治时间等问题做了讲解。他说:“农民抗风险能力弱,农业生产风险大,我们为他们补上这门课。”也正是通过他们一次次的“零距离”“面对面”服务,手把手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户鼓足了腰包。
除此之外,马尾区农业农村局还多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到田间地头讲课,提高农户的知识技能层次,让大家尽享“知识大餐”。“我们种田的,往年因为红火蚁损失很多。现在政府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田,我们有了一颗定心丸,也不用那么担惊受怕了。”这是水稻大户叶其明听完培训课的第一印象。据叶其明回忆,这几年在政府手把手指导下,自己的水稻收益越来越好,成为琅岐的水稻大户。
为特色水果蔬菜上保险
“多亏当时给家里种的葡萄买了农业保险,20亩地只花了5千块钱,却领了这么多赔偿金。”知道自己从农业保险理赔中获取6万元钱,云龙四季休闲农庄农场主叶华涛的脸上总算露出了自8月6日后的第一个笑容。
提起8月上旬的第9号台风“卢碧”灾害,叶华涛还心有余悸。“熟透的葡萄都给打了,一个个掉下来,大棚也全给砸烂了,我都在不敢看。”
这是得益于马尾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助。据了解,马尾区为葡萄等特色水果设施“上保险”,对参加蔬菜种植、设施畜禽、设施食用菌、特色水果保险的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保费补贴由省、市、区财政按3︰2:3比例分担,农户自己仅需支付保费的20%。也就是,农民只需要花费小部分保费就能享受到足额的保障。
“幸亏有缴纳了农业保险,可以减少损失。”叶华涛说。
打造效益与质量并存的品牌农业
梳理近几年的农业产业成绩单不难发现,近年来,马尾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积极打造效益与质量并存的品牌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更好更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基础。
马尾区不断发挥琅岐“菜篮子”优势和区位与生态资源优势,琅岐葡萄产业不断整合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培育一批“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农业+康养”新型乡村产业项目,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万叶园葡萄园为例。该葡萄园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稳占据马尾农业发展的领跑阵营。
1990年前后,琅岐不少农户开始率先种植巨峰葡萄,从此改变了单一福橘、西瓜、甜瓜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模式。2007年,建瓯人叶志平等人举家来到琅岐岛,又引进早玉、香妃等葡萄品种,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行规范管理,开展大规模多品种经营模式,这也开启了琅岐葡萄产业种植新篇章。如今,在万叶园葡萄园,每天有很多水果在这里诞生,最终销往全国各地,观光生态园等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
二十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试种几亩开始,到如今葡萄遍布琅岐岛镇,种植面积共约4000亩。不仅如此,除了传统农业,万叶园葡萄园也发展了“农业+休闲观光”。“万叶园葡萄园最初只有十多亩,品种也比较单一,如今果园占地100亩,其中葡萄有80亩,里面有夏黑、早玉、香妃等10多个高端品种。现在还多了观光园,实现吃玩一条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琅岐,像万叶园葡萄园这样的农业企业还有很多。为了让优质果蔬行销更远、流通更畅,琅岐正在培育建设“食尚琅岐”果蔬农特交易平台,打通农产品走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为全方位打造福州“菜篮子”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琅岐模式”。
“未来的果蔬产业,不仅是现代化的一产,更是内涵丰富的产业融合。马尾正在用绿色的画笔,绘就现代农业发展的多彩画卷。”琅岐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