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刘少奇到上海视察工作时,偕夫人王光美专程去看望宋庆龄。两人谈起了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的整风运动。刘少奇说:“孙中山先生很有魅力和才华,献身革命几十年如一日,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党。”宋庆龄点头表示赞同。刘少奇又说:“共产党吸取了这个教训,才领导革命成功了。现在,我们号召群众帮助我们整风,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党更好。”宋庆龄听后兴奋地表示:“党中央采取的这个态度很好,我相信党一定会越来越好。”
正是借这次相见的机会,宋庆龄把深藏心中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当着刘少奇的面,又一次正式提了出来。
刘少奇听后十分高兴,但他慎重地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情,我将转报党中央和毛主席。”
不久,刘少奇、周恩来一起到上海看望宋庆龄,恳切而又略带歉意地告诉她说:“党中央认真地讨论了你的入党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时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还更大些。你虽然没有入党,但我们党的一切大事,我们都会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 事实上,中共中央虽然没有明确从组织上吸收宋庆龄入党,但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她当作一位特殊党员尤其是当作党的领导同志来对待。
1981年5月14日晚,因患白血病已经卧床一个多月的宋庆龄,病情突然恶化,体温高达40.5℃。这天,听说宋庆龄病危,刚刚出狱一年多的王光美前去探望。此时宋庆龄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神志有时清醒有时不清醒,已经几乎不能说话了。王光美心情十分难过,她在这个时刻又想起了1957年宋庆龄要求入党的往事。能不能在宋庆龄临终之前实现这个心愿呢?王光美决定试一试。她立即驱车赶到中南海面见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
王光美对胡耀邦说:“我刚刚看了宋庆龄出来,她已经病危。我想向党报告一件事,宋庆龄同志曾经向少奇同志提出要求入党,当时中央意见是她暂时不入党为好,也是少奇同志答复她的。这事的经过我都在场,能不能在她现在还明白的时候同意她入党,给她一个安慰?如果中央同意,我可以去当面问她一下。”
胡耀邦说:“很好。可以去问。”
5月15日一早,王光美就赶往宋庆龄住处再次探望。这时的宋庆龄体温有所下降,神智尚属清醒,她一下子认出了王光美。王光美说:“毛主席、刘少奇和周总理都对你有很高的评价,我昨天去拜访过总书记胡耀邦,他也一样。记得你曾提出要求入党,不知现在是否还是这样的想法?”宋庆龄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王光美又接连重复了三遍,宋庆龄都明确表示肯定。王光美立即通过宋庆龄的秘书要通了胡耀邦的电话:“我刚才问了,宋庆龄同志要求入党。”胡耀邦回答:“好。这件事情你就办到这儿,以后的事我们来办。”
同一天,邓颖超、彭真代表党中央前来探望宋庆龄,并进一步确认了入党的事。这天下午3点,邓小平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上一致决定接受宋庆龄的要求,批准她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建议人大常委会委任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1981年5月29日晚8时18分,宋庆龄与世长辞。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