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15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休闲阅读>>休闲阅读
  共有 248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大孝谢延信:良心让我永不放弃

  发表日期:2007年2月14日   出处:据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        【编辑录入:朱立仪

 

  

  25日、6日这两天,用谢延信的话来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第一次走出河南,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北京……更让他开心的是,他终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终于见到了他最敬爱的毛主席。我很幸福,很满足,也没什么别的要求,没什么遗憾了!他憨厚地笑着说。

  谢延信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并且是个非常不善言辞的人,这几乎是所有记者采访谢延信后第一个、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但正是这位不少时候言语木讷的焦作煤矿工人,这位在滑县黄河故道土地上长大的中原汉子,在婚后仅一年妻子突然撒手人寰,撇下出生仅40天的女儿、患病的岳父、岳母和痴呆内弟这样一个困苦而不幸家庭时,带着他再婚的妻子、儿媳等亲人侍候着这个特殊家庭的每一个人,以超常的毅力与博大的爱心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孝心接力赛。是什么支撑着他33年如一日做到了大孝至爱呢?谢延信的回答一如他的为人那么质朴而感人———“是良心,做人的良心让我永不放弃!

  为了对妻子的承诺他大孝至爱33

  谢延信原名刘延信。1973416日,21岁的河南滑县青年刘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可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7月,妻子谢兰娥突患重病。生命的最后时刻,谢兰娥对守在病床前的刘延信说:延信,我怕是不中了。要是真有那一天,你要照顾好咱爹妈和咱那苦命的傻弟弟。以后再找人家,只要对咱闺女好就行。

  望着弥留之际的爱妻,再看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延信眼在流泪,心在滴血,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说:岳父岳母也是俺的亲爹娘,内弟就是俺的亲兄弟,你放心吧。

  延信的岳父、岳母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先天呆傻,生活不能自理;岳母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强忍失去爱妻的悲痛,延信扑通一声跪在痛不欲生的二老面前说:爹、娘,兰娥不在了,俺就是您的亲儿子,您的生活俺来管,百年以后俺送终!

  一病、一瘫、一傻,没有一个不需要照料的,这是怎样一个家呀,面对苦难,延信没有丝毫怨言。并且,为让二老相信自己的诚意,刘延信还做了一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硬是将姓氏由改成了,从此就叫谢延信。

  197910月,谢延信的岳父突然得了中风,住进了医院,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77夜后,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永远失去了站立的能力。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谢延信就一边伺候岳父,一边抽空到附近的砖窑上出砖、到建筑队打小工、到搬运队当装卸工。只要钱多,活再累他也愿意干,挣到的钱给老人买肉买水果补身子。而他自己一年四季到地里挖野菜,连别人扔掉的白菜帮也捡了回来,自己腌制的咸菜一吃就是十几年。

  岳父患肝硬化引起双腿浮肿,谢延信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在他的照料下,岳父躺在床上18年,却从没生过褥疮。后来竟然奇迹般地能扶着凳子慢慢挪动了。为了给岳父治病,谢延信依照偏方挖过毛草根;为了给岳父减轻痛苦,他自学了护理按摩;为给岳父解闷,他还时常给他读小说,18年来念给岳父的小说竟达百部之多……

  19968月,69岁的岳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岳父临终前,谢延信对老人说:爹,您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和弟弟饿着。娘百年后,让弟弟跟着我,绝不让弟弟受一点委屈!

  内弟彦妞是个智力障碍者,经常出门不知道回家。为了这事,谢延信真是没少操心,经常满世界地找彦妞回家。一次彦妞上完厕所不知道擦,弄得大小便满身都是。谢延信不顾一天的劳累,把彦妞带回家,帮他换洗衣服,弄得自己满身都是脏物。30多年,自己再苦再累,谢延信从没有对彦妞有半声喝斥,既像长兄,又像慈父。

  为了这个家,谢延信善待了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惟独没有他自己。一件衬衣他穿了10年,一双塑料凉鞋他一穿就是6年。为了省钱给老人治病,他多年没有尝过水果的滋味;为了省3元钱路费,他骑着自行车走了300多里路回滑县老家去看望自己的母亲,一到家就累倒在床上再也起不来,心疼得母亲失声痛哭;为了省钱,他这么多年来没有坐过火车,这次来北京是第一次坐火车。26日,当记者问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做时,他说:是良心,是毛主席教育了我!

  艰难困苦中,她接过爱的接力棒

  妻子亡故后,不少人为谢延信提亲,可一见面,不少人都打退堂鼓。谢延信给对方提出的条件只有一条,就是不能嫌弃岳父家的三口人。

  苍天不负好心人,谢延信在丧妻10年以后,一位年轻、能干的农村妇女谢粉香带着两个孩子,走进了谢延信的生活,与谢延信一起承担起支撑这个家庭的重任,爱的接力棒又传了下去。谢粉香告诉记者,她选择谢延信只有一个理由:他对前妻的父母都那么好,对我更差不了。

  20多年来,夫妻俩甘苦与共,携手共度艰难。谢延信在焦作煤矿伺候岳父岳母和傻内弟,谢粉香则在老家抚养女儿、侍奉双亲、耕种田地,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到矿上为丈夫的岳父岳母一家拆洗被褥。

  1985年年初,兄弟分家,谢延信分得了5斤油和3间破瓦房。当时艰难的情况无法描述,你可以想像5斤油是怎样供我和4个孩子(延信与前妻的女儿,谢粉香的儿子、女儿,谢延信与谢粉香婚后又生的一个女儿)吃一年的。

  但日子再难也要过。为了不让丈夫分心,谢粉香带着4个孩子,利用庄稼地每年的微薄收入以及儿子外出打工挣下的血汗钱,硬是拆掉了旧房,一砖一瓦建起了三间楼房、三间配房。当记者问起这些,这位憨厚的农村妇女只是连连说: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女儿嫁妆:一本书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谢延信教育儿女一定要孝顺,大家提起他的几个孩子也都是交口称赞。别人家的女儿在出嫁时,都是送金送银的,而谢延信却送了女儿一样非常特别的嫁妆。女儿刘变英回忆说:“19941222日,是我结婚的日子。21日下午父亲回来了,他把我叫到跟前说,妮,好女不挣嫁妆衣,你结婚,爸爸没有啥送给你的,送你一本织毛衣书,以后对你的生活会有帮助的。

  谢延信在送给女儿的这本书上写了两段话,蕴含了他对女儿寄予的厚望。第一页上写的是:黄连水虽苦,饮后舌根下却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含量过度则变成苦水,充分表明有苦方有甜,甜与苦相连,甘愿常吃苦,方能长久甜。第二页上的话是一篇《节约谚语》,内容是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似聚宝盆;出门走路看风向,吃饭穿衣量家当;算了再用常有余,用了再算悔已迟……

  这本书是谢延信从旧书摊上花1元钱买的,与当今动辄送房子、车子或者巨款相比,这份嫁妆虽然是太寒酸了,但谢延信传给女儿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他在教女儿今后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刘变英如今已是有孩子的人了,对于父亲的一生,她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她说:人来世上不容易,能做好人尽量做好人。

  我已做好准备,等着当婆婆的替补队员呢!谢延信的儿媳海霞说,这两年,婆婆经常头晕,她年龄也越来越大了,我很担心她再有什么毛病,时常想去焦作替换婆婆,让她回家来休息一下。事实上,这几年,不管是焦作或是滑县家里缝缝补补已经都靠海霞了,就连冯季花、彦妞现在穿的鞋子也都是她做的。

  生活再艰难,谢延信从来都是笑对生活。他喜爱书法,不大的小屋里,挂满了书法条幅,充满了书卷气。他也很关心政治,他订阅了《河南日报》、《焦作日报》等报刊,还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背诵给记者听……

上一篇:英雄为何如此难以评判?
下一篇:为了翻本新郎稳坐牌桌不迎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7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461]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349]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7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