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6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要闻>>相关新闻
  共有 116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马尾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表日期:2020年8月20日   出处:福州日报        【编辑录入:朱立仪

马尾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来源:福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18日 10:57     浏览量:76     【字体: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陈炜 马宣)“全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的有61个村,占比98.4%;20万元以上的有39个村,占比62.9%。”马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马尾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获悉,马尾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按照“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分布推进、常态长效”的基本思路,从“压责任、抓整合、促激活、夯基础”四个维度破题解难,助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解好“主旨题” 压实工作责任

  “我们村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8万元,2019年达到18万元。”近日谈到村集体经济收入,琅岐南兜村党支部书记唐开铁对记者说。

  南兜村是琅岐岛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支游击队的诞生地。过去这份红色禀赋开发不足,村党支部通过达民意、树标杆、借外力、拓渠道“四步走”,成功脱帽“经济薄弱村”。

  唐开铁说,在南兜村,村党支部通过推行“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和党员“领队制”,抱团种植葡萄、芭乐、脐橙等水果,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个人创收双赢。推动红色禀赋转化为红色产业,除了发展红色旅游,村党支部与农商银行签订共建协议,将南兜村革命遗址作为农商银行教学点,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万元。

  马尾区坚持全盘考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舵定向,对标对表抓提升。年初,开展上年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回头看”工作,紧盯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以及10万元至20万元的村,“一年一计划”制定全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逐村形成3条至5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此外,马尾区推行“年度目标+责任清单”工作机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考评镇(街)、村(居)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巡查、党建述职等形式,跟踪督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解好“匹配题” 整合力量资源

  琅岐光明村的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超过88万元。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吴发杰说,村党支部结合区、镇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找问题、解难题”,找准“提前量”,整理了乡村振兴、历史遗留问题等清单,推动区、镇党员领导干部挂钩包干,推进村集体项目建设。

  这得益于马尾区积极构建“区领导+结对单位+人才队伍”的帮扶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每人挂钩联系2个村至3个村,每月至少调研走访1次。推进一个区直单位至少联系一个村,结成76个对子,安排专人对接挂钩联系村的发展需求。择优选取10个不同发展模式的标杆村,“一对一”匹配帮带相对薄弱村,进一步帮助拓思路、补短板、提能力。着力打造基层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单位跟踪+属地管理+村级反馈”管理模式,发挥驻村干部、“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金融助理等4支队伍作用,累计为驻点村争取到小额贷款3400万元。

  解好“应用题” 激活发展动能

  马尾区还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打造“一村一产”“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七一,马尾区梳理全区红色资源,推出了三条红色旅游线路,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现在游客到马尾,既能感受马尾的红色文化、特色文化,又能看到琅岐岛的美景、品尝到宁夏的美食。基于“红色之旅”半日游、“红色之旅”一日游、“红船”游,亭江镇闽安村、琅岐镇南兜村、马尾镇魁岐村打“党建+文旅+乡村振兴”牌,每年至少增收2万元。

  立足侨乡侨胞和乡贤能人优势,马尾织密“党支部+党员+侨胞侨眷+乡贤能人”联系网络,组织开展新春茶话会、乡贤恳谈会、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征集侨胞侨眷、乡贤能人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累计筹集助推乡村发展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

  解好“加分题” 夯实基础保障

  这个暑期,阳光学院外国语与海外教育学院组织党员师生,来到亭江镇白眉村牛项自然村,挖掘东岭游击队革命事迹和村情村史素材。该学院成立了东岭游击队红色文化名师工作室,传承红色基因,协助白眉村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教育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在马尾,成立乡村振兴服务站,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马尾搭建了“筑巢引凤”平台,通过村、校、企三方共建,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素材整理、名片打造等工作。

  与此同时,马尾区巩固深化区“火炬先锋”党建联盟,将27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纳入“助力团”。依托区委党校、镇(街)党校、村级教学点等平台,构建区、镇、村三级教育网络,将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纳入日常课程;针对镇(街)班子成员、村级组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一懂两爱”村务工作者、基层党员“量体裁衣”,全方位、分层次、精准化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基层队伍创富带富的专业能力。


上一篇:发挥区位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质量
下一篇:马尾区召开“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会议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7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461]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349]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7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140.625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