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10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要闻>>琅岐新闻
  共有 2554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琅岐对台综合客运码头拟5月客运首航

  发表日期:2019年3月21日          【编辑录入:朱立仪

  本报讯(记者 黄新锦 郑婷 文/图)3月18日,记者来到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工地,只见客运大楼外立面镶嵌的“琅岐港”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随着大楼主体完工,施工单位正着手对大楼内部设备进行安装。“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的施工已进入全面扫尾冲刺阶段,配套的水电工程也在抓紧建设,有望于5月迎来客运首航。”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总体规划分为货运区、客运区两部分。在码头右侧的客运区,主要建设客运楼、站前广场等。已经完成主体施工的客运大楼采用钢浪板材料,塑造出波浪造型,表现出码头航运的特征,屋面采用波浪+挑空设计,展现楼体大气的效果。“客运大楼的屋顶最高达23米8,建设时我们采用了高支模施工,具有施工方便、节约成本、承载力强等优点,它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更高,所以是客运大楼施工中较为耗时耗力的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客运大楼内的联检大厅、售票大厅等区域形象初显,本月底客运大楼将迎来竣工验收。

  在码头左侧的货运区则包括口岸检验区以及辅助生产建筑区。“货运区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软基的处理。”项目负责人表示,为了取得更好的排水效果,施工方采用包括运用砂桩处理、淤泥管桩处理、排水板处理5种特殊软基处理工艺。为了让陆上施工的沉降保持在可控范围,在堆载预压期,相对延长沉降观测时间,施工方等到检测数据达标,才进行地面建筑物建造。建设单位以5月客运首航为节点,倒排工期,每周召开多方协调会,实行交叉施工、夜间施工,货运区内的消防水池、变电所作为客运配套设施一部分,正按照进度实施,为实现客运首航做好准备,而货运首航预计于今年8月实现。

  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建设内容还包括新建3个对台综合客运码头及相应配套设施,其中1号泊位为5千吨级客货泊位(水工结构按照靠泊2万GT客货滚装船设计),设计年货运通过能力为25.2万吨,年旅客通过能力3.3万人次;2号、3号泊位为2个5百GT客运泊位,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53.1万人次。

  3个泊位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整体形象显现,将于本月底迎来交工验收。“1号泊位即客货泊位采用离岸式布置。2、3号客运泊位采用趸船码头,就是俗称的‘浮码头’,即用锚碇在岸边的、供船舶停靠的趸船组成的码头。这样的好处在于,趸船随水位升降,趸船甲板面与水面的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保障客人上下码头的安全。”

  “别看3个泊位的吨位不大,在前期的水上桩基施工上,我们就遇到了难题。”施工人员介绍,作为码头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桩基施工地质条件决定着施工难度。闽江对台客运码头地质复杂,水下作业安全隐患多、质量管控环节多,保证桩基施工成为项目重点攻关工序之一。施工没有先例可循,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两次拉断桩锤的意外情况,施工方一边探索一边试验,通过增加牵引绳、绕桩环抱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沉桩效率,确保了全部300多根桩基顺利在5个月的有效工期内完成。

  据了解,2001年,马尾与马祖开通海上客运航线,海上行程32海里,航行时间约90分钟。但随着客运量较快上升,为了进一步改善福州对台交流合作口岸条件,推动“两马”航线升级,推进福州自贸区琅岐片区和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福州市决定在马尾琅岐建设新的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建成投用后,琅岐码头到马祖南竿的直线距离为18海里,航程缩短至45分钟。届时福州市民可以走福州东部快速通道过琅岐闽江大桥到达码头,车程为30分钟。外地乘客来码头可以从机场高速至东绕城高速,在海屿互通走琅岐环岛路到达,车程20分钟。


上一篇:赵学峰调研琅岐文旅项目及高速沿线景观整治
下一篇:马尾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7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461]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349]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7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156.250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