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音乐的动感节奏,强壮的男子脚上晃起别有特点的舞步,肩上的孩子手中舞起道具,涂满油彩的小脸蛋上表情活灵活现。2月17日,正月十三,海峡两岸民俗节上照样少不了琅岐肩头戏表演者的身影。王晓双带着弟弟妹妹做足演出准备,别看她才八岁,却已是四届民俗文化节的“老朋友”了。
去年九月,王晓双上了一年级,对于她来说,上学就意味着以后训练和表演的时间越来越少,她用稚嫩的童音告诉记者她舍不得这些弟弟妹妹。七八年前王晓双的爸爸王富加入了琅岐肩头戏戏班,四年前,这个小姑娘第一次由爸爸领着走进前锋陈氏祠堂,颤巍巍地站在大人们的肩头上,每天晚上面壁站两三个小时,连续训练两个月,然后出师。晓双的爸爸妈妈都来自安徽,但她在琅岐出生、长大,对她来说,琅岐就是她的家,肩头戏戏班更是她离不开的地方。
琅岐肩头戏戏班负责人陈锋告诉记者:“如今唱戏队伍里的小演员越来越难找,小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渐渐离开戏班了。现在戏班里仅剩不到10个孩子,两个是琅岐本地人,大多来自四川和安徽,他们跟随父母南下福建,在琅岐安家,流动性很强。”
相比之下,陈锋更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调皮的孩子胆儿大,站在肩头不会害怕。”每个孩子都要经过筛选和训练,“第一次站在肩头迟迟不敢站起来的孩子就被淘汰了,选拔出的孩子只占挑选人数的三分之一。”
去年,琅岐肩头戏入选我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锋介绍,肩头戏起源于清朝末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肩头戏以八个成年人为台柱,肩顶八位5至10岁左右的孩童,小孩负责唱腔和手部、头部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脚步动作。
1997年,陈锋从师父手中接过肩头戏演出队队长的接力棒,多次组织队伍参加民俗展演、民俗踩街和文艺汇演等活动。“肩头戏传到我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了,以前肩头戏也是红极一时,每年都会演上上百场,每场演出都会挤满来观看的老百姓。”长长地吐出一口烟后,陈锋叹气道,“现在一年能有30多场就不错了。”今年51岁的陈锋回忆起小时候看师傅们演肩头戏时乡亲们夹道欢迎的场景,“以前的人由于下地劳动身体健壮,我甚至看过三个大人肩上抬起一个大人和三个小孩的壮观场面,于是18岁起,我就怀着对肩头戏的热爱开始学习,这一学就是34年。”
琅岐衙前村的陈奋胜也是仅凭着对肩头戏的一腔热爱从年轻力壮演到了双鬓白发。今年72岁的他是戏班里最年长的男子,在他三十出头时加入了肩头戏的演出。“在我小时候,那些肩头戏演员在我看来就跟现在电视电影明星一样让人崇拜,那时候的戏班哪里会缺人呀,大多数想进还不够资格呢。”陈奋胜的孩子、孙女都被他带来学习肩头戏,孙女仅仅两岁时就进了戏班,资历可够得上是戏班里的“老前辈”了。
“我一直告诉孩子们,文化的传承需要热情和坚持,喜欢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以身作则的。”陈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