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琅岐的街巷道路多以“红星”“红光”“前进”“前锋”等来命名,辨识度不高,且容易让人混乱。福州市政府于2018年11月已正式批复琅岐经济区嘉登路等124条道路的命名(更名),新命名或更名的道路结合琅岐民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因素,反映琅岐特色,2018年12月28日,笔者走进琅岐的这些古街巷道,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名片:嘉登路
身份:北起海畔西路,南至琅岐大桥,为岛内南北向主干道路。
背景:琅岐岛的另一个名字叫“嘉登里”,也称“嘉登岛”。天佑元年,琅岐人感念刘山甫“碎巨石”“移其艰险”,使得甘棠港“化安流于碧海”的恩德,以其姓称之为“刘崎”或“刘岐”。后来取“琅者,宝玉也;岐者,水中高地也”,人们又将定名为琅岐岛。元代,琅岐海畔里与海曲里的壶江、川石岛合并为寓意美好的“嘉登里”,以“嘉登”二字冠以路名,足以激起琅岐人民的故里情怀。
名片:吴庄街、太尉街
身份:吴庄街西起嘉登路,东至九龙路;太尉街西起琅山路,东至九龙路。
背景:吴庄街以路侧吴庄村取名,而吴庄村内村民多为林姓,无一人姓吴,但村子又名叫“吴庄”,相传在宋朝,太尉吴龙山告老退居琅岐,膝下仅育有一女吴玉金。吴小姐芳龄正盛,云英未嫁,诗书礼仪女红样样精通,不少达官显贵纷纷求娶,但均入不了吴玉金的眼。吴玉金提出“妙联择婿”,要挑一个知书达礼的谦谦少年为夫。随后八方青年才俊闻讯而来,见上联“香深花著有”联句难对,败兴而归。
此时恰逢福州秀才林骥良奉父命前来拜访吴太尉,见府外联句,提笔对上“光彻月来无”。吴小姐见林骥良一表人才,谈吐不凡;林骥良见吴小姐举止端庄,温文尔雅,二人心意两通。随即林骥良与吴玉金喜结连理,在琅岐繁衍生息。
为了不忘吴太尉在琅岐所做的贡献,林骥良将村子冠以吴姓,取名吴庄村。吴庄林氏子孙瓜瓞绵延,明代立宗祠,如今林氏宗祠内的青石上还镌刻着对联:“庄为吴名饮水思源不忘本也,祠为林氏开枝发叶取其昌乎”。
名片:灵石街
身份:西起东境路,东至雪巢路。
背景:以岛内老地名“灵石尊王庙”取名。相传宋朝兵部尚书王祖道进京参加考试时,在经过武夷山栈道的时候遇到两块大石封路,遂跪求大石开路,并承诺考中功名后报答巨石相让之恩。说罢,两块巨石竟真真散开让道,王祖道京试一举得中,在回乡的路上,两块巨石竟化作鹅卵石大小,让王祖道带回了琅岐。王祖道感念恩德,遂发动乡民建造了灵石尊王庙,塑了两尊神灵,将石头放进其肚子,让其接受香火供奉,祈求保境安民。
名片:公婆路
身份:北起雁行江路,南至公婆村
背景:古时在琅岐雁行江北岸河浦,生活着一部分古越人的后代——疍族人。疍族人在江海沿岸聚居,长期生存于水上环境之中。解放后,政府鼓励水上居民上岸居住,彼时吴庄村有一块田地,称为“公婆份”,赠予给疍族人搭建房子,从此他们便在陆地上定居下来,组成的村落命名为“公婆村”,“公婆路”即是以旧村名命名,“公婆村”现已改名,成为现在的闽江村。
名片:驸马路
身份:北起金凤路,向南折向西至金凤路,为龙台村环形道路。
背景:以“龙台出驸马”典故取名。南宋年间,琅岐龙台村俊才林存饱读诗书,赴京应考,状元及第并招为驸马。这位“驸马爷”为官清正廉洁,官至参政知事,老有所终。
名片:文峰路
身份:西起海屿里街,东至海屿路,属海屿村村道
背景:在琅岐岛上一处自宋代就形成的滨海村落,叫做海屿村,又称“文峰境”,文峰胜境,文庙相生。“文峰胜境”内建有大王庙,供奉着的是土地和五谷的保护神——社稷神。历朝历代从海屿村走出来的文人很多,比较出名的的如明代的状元翁正春,清朝的进士翁成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