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岐红蟳节明天开幕,到琅岐玩什么吃什么
攻略做到位 美食美景让你醉
秋风一起,又到了贴秋膘的时节。俗语道:秋风响、蟹脚痒,秋风吹、蟹黄肥。伴随着渐起的秋风,一只只满膏满黄的琅岐蟳爬上了岸、爬向了食客的餐桌。为让食客们享用到正宗的琅岐蟳及各色美食,15日,琅岐红蟳节重磅来袭。本报记者先行整理出一份红蟳节攻略,读者朋友们赶快收好。
攻略1
三道主菜不可错过
在福州,蟳象征着珍贵,象征着诚意,是宴席上的“硬菜”。
如今,吃琅岐蟳已经成了去琅岐岛旅游的重要环节。此次红蟳宴,有清蒸琅岐蟳、琅岐大红蟳蒸娃娃菜、红蟳粥三道以蟳为原材料的菜肴,食客们可别错过。
清蒸琅岐蟳以琅岐菜蟳为主材,保留蟳最原始的鲜味,肉质雪白、口感清甜、营养丰富。
琅岐大红蟳蒸娃娃菜则采用琅岐的大红蟳与娃娃菜共同上笼蒸煮,红蟳味鲜肉美,铺在盘底的娃娃菜则在蒸煮过程中充分吸收红蟳汤汁的鲜味,回味无穷。
红蟳煲粥也是福州人常见的制作方式。将红蟳肉细细剥出,加入高汤,文火煲煮,让红蟳与高汤的鲜味满满融入米粒中,煲煮出来的红蟳粥软糯,口味鲜香。
配合红蟳上桌,琅岐传统非遗项目肩头戏将在宴席区现身。肩头戏是融高跷、闽剧、杂技、伬唱于一体的戏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演唱时由20个身高体壮的小伙子组成“台柱”,少男少女组成的演员班子站在小伙子肩上,边走、边舞、边唱、边演。
攻略2
两种小吃必须打卡
琅岐不仅有肥美的红蟳,油饼、碗糕、锅边、鳗鱼丸等琅岐小吃也别具特色。
此次红蟳节特设美食大排档,没有买到红蟳乡宴的食客可在大排档用餐,除了传统的海鲜烧烤、台湾美食,还有琅岐本土小吃让您不虚此行。
琅岐鳗鱼丸选用当地海捕的活海鳗制成,淀粉含量低,不含添加剂,鱼丸外皮鱼浆比例高,虽然看起来颜色较深,但吃到口中紧实弹牙,被当地人戏称为“可以打的乒乓球”,是琅岐人馈赠亲友的佳品。
琅岐锅边软糯可口,其特色在于添加了琅岐本地食材——细壳。细壳即细蛉肉,肉质细、鲜、嫩,为锅边起到提鲜增香的作用。
攻略3
几十个节目精彩纷呈
夜幕降临,备受期待的歌舞表演也拉开了大幕。此次有一个主舞台、两个海洋风格小型舞台轮流进行演出。
主舞台演出17:35分开始,由876交通之声知名主持人阿矿主持,将呈现流行歌曲、火把舞、抖音串烧热舞、模特光影秀等歌舞表演以及红蟳王比拼、草绳绑红蟳、剥蛏子、青岛啤酒吹瓶等趣味比赛。
海洋风格小舞台表演16:30分开始,将进行非洲手鼓、魔术、萨克斯、变脸、比基尼女郎摆拍等特色表演。
演出将一直持续到20:40前后。登台表演的乐队有曾登上过央视《黄金100秒》的Wills未来式乐队、清新又颓废的男青年组合门虫乐队和首次亮相的SexyM乐队。3支乐队将轮番演绎《恋爱ing》《听海》等经典流行歌曲。
除了几十个精彩节目,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将用灯光在沙滩上打造主题光影,实现来宾与舞者在光影中共舞的狂欢场景;表演结束后将进行持续约20分钟的焰火燃放。
攻略4
一日游去这些景点
此次红蟳节沙滩区域所有节目都面向公众开放,即便未买到红蟳宴,您也可以携家带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一日游。
那么,风光秀美的琅岐岛还有哪些好玩的去处呢?
琅岐岛三面环江,东临大海,素称“闽江口的明珠”之称。喜欢生态游的市民可参观岛上的琅山十景,即白云观日、云龙潮音、双龟把口、五虎守门、天竺听泉、芦洲宿雁、金鸡报晓、白猴镇江、大桥卧波、朴林探幽。爱好人文历史的游客可选择白云寺、天竺寺、天安寺、南山寺等地参观。
此外,龙鼓海滨度假村,背山临海、风光秀丽,本身就是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度假村南北门亭古色古香,雄伟壮观。度假村内有一片10余公顷的风成沙丘古朴树林景观。林区内现有30多种植物,成群的海鸥、野鸭、白鹭在此栖息。
古朴树林区的外面原来是一片数千亩的滩涂,已围垦造田,成为100多公顷海水养殖场,并开辟有水上游乐园。
由于本次活动在海边举行,游客可携带一件防风外套,以备天气突变。此外,本次红蟳节向游客发出文明旅游倡议,倡导文明驾驶,不酒驾、不醉驾,活动现场支持光盘行动、提供免费垃圾袋。由于海滩沙质细腻,提倡穿拖鞋入场,现场还设有水龙头供玩沙游客冲洗淋浴。
出行指南
从核心城区前往琅岐岛,自驾的朋友可上三环往马尾方向,沿沈海高速行驶至琅岐闽江大桥,过桥后即到达琅岐岛。搭乘公交车的市民可到福州五一广场西南方的“仁德公交站”乘坐40路公交车直达琅岐。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9月15日8时至23时,琅岐辖区龙鼓度假村周边区域道路将实行交通管制:琅岐江滨东路(南起琅岐江滨路丰收亭口,北至江滨路东岐村路口)禁止载货汽车通行;雁行江东路(东起琅岐雁行江云龙村路口,西至琅岐环岛东路路口)禁止载货汽车通行;云龙路(南起琅岐原东方学院“飞来石”路口,北至琅岐国元大酒店路口)禁止载货汽车通行。
本次活动地点在琅岐龙鼓度假村海滩,自驾车辆可根据导航前往,自驾小车和参加活动的大巴可停放在琅岐环岛东路两侧(雁行江环岛东路路口到环岛东路云龙村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