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王彦 黄新锦 张薇)8月25日,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与会人员分成6个小组,围绕《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高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就城乡民生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等大会主要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适合马尾的才是最好的”
《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高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讨论稿指出,近年来,马尾在民生社会事业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156亿元用于民生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在教育、医疗、养老和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
“补短板必须首先考虑马尾的现状,只有适合马尾标准才是最好的标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利民指出,马尾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征,在发展社会事业时,应当将建设内容或标准适当改变,有的标准可以调整的“高”一些,有的则需适当“降低”。“比如马尾区的医疗,不要盲目追求‘三甲’、‘专家’,而是要首先解决群众治疗常见病的需求,让群众对马尾的医院萌生信任感,使他们不用远赴市中心的‘大医院’去问诊‘小毛病’。”
区政协主席张林有着相同的意见,她表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要结合马尾区的实际情况,不仅有指标数据上的对比,还要夯实发展基石,将解决民生问题落到实处;要鼓励运用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培养“弯道超车”的意识,推动赶超发展,力争补齐我区民生短板,突出我区的优势项目。
在当天6个分组讨论会场,类似的意见被不断提出,讨论人员纷纷表示,马尾处在多区叠加的机遇期,经济发展迅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但“补短板”仍须以贴合马尾实际情况,在目标设置上“量体裁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如期高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住“短板”中的短板
随着分组讨论的进一步热化,讨论的话题也逐渐集中到了“马尾的短板短在哪?”“先补哪些短板?”这两大问题上,交通、医疗、教育短板亟待补齐成为讨论人员的共识。
区新闻中心总编冯秀彬认为,改善出行条件是马尾补短板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众多短板中抓住最短板,全力推动轨道2号线马尾延伸线建设。”冯秀彬认为,不断完善交通设施体系,能促进马尾区同福州母城的同城一体化,也可以使母城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向马尾倾斜。畅通路网循环,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能有效带动其它短板的解决。
讨论中,区政协领导邓文飞表示,缓解停车难问题是今年政协专题协商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前期的走访调查,他认为,增加停车场不应仅仅停留在数字层面,而应该结合马尾区各个区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点规划。例如,对于居民密集的马尾老城区,应该相应地多增加公共停车场,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停车难。此外,还可以结合棚屋区旧城改造的机会,设立停车点。
“随着马尾区建设项目不断落地,外来人口增多,普惠性学前教育缺口较大。私立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的良好补充,但是一些私立幼儿园也面临着生源减少、师资流失的现象,生存困难、难以为继。”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局长林朝赛提出,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缺口难题,要持续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加大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的力度,新增学位满足学前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