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1日讯 近日,闽江村村民江德民通过福州琅岐边防派出所的各项技能考核和年终述职,被评为闽江村2016年度“优秀110治安网格管理员”。
何为“村民110”?“简单来讲,‘村民110’就是从几户人家中选出一名网格管理员,每户人家轮流值班。让他们进行民事纠纷调解、法制教育、信息反馈等,从而形成人人都是边境哨兵、村村是哨所的良好格局。” 琅岐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冯超介绍说。
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地处闽江入海口,全岛三面环江,海岸线长达30公里,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在这里,面对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案件高发的复杂治安形势,琅岐边防派出所仅有的20名民警即使夜以继日地加班也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该所结合村居分布情况,以相邻的20至30户群众为一个单位,将辖区治安问题较为突出的5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划分成24个网格化警务区,由各网格化警务片区选举一名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威望较高的群众担任“治安网格管理员”,发动群众参与治安管理。
这种治安防控体系诞生于3年前。2013年,该所推出了“治安网格管理员”制度,将相对毗邻的20至30户人家划为一个网格化警务区,每个片区推选一名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员职责是对村内防火、防盗、防案件事故等进行安全防范和巡查报告;对外来人员,要进行询问、登记,见到可疑人员,要向村负责人或派出所报告。
“这种按地缘划分网格化警务区的做法,使相对聚居在一起的农户成为一个小的治安单元,有利于各项管理措施落实,也便于网格管理员开展工作。”琅岐边防派出所所长靳身强告诉记者。
2014年3月,该所对“村民110”又进行升级创新,加入新元素,推行“微管理”制度,建立琅岐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治安防控群,通过“微信平台”对老百姓提出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事情、小问题、小隐患建立全天候网上服务和主动回应机制,对解决情况及时予以答复反馈,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有结果。同时,及时跟进处理村民对边防派出所执法办案、办事服务、工作效能等方面的监督评议,在高度透明、公开的社会环境下接受群众监督,克服以“管人者自居”的理念,全面塑造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此外,该所还及时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公布治安网格管理员名单,发放标识牌,配发工作证、民情日志及片区治安状况登记本,提高了管理员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并且每半年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和人员调整,协调乡党委、政府年底对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
“在我们琅岐岛,人人是‘侦察兵’,处处都是‘边防所’,想在这里‘搞事情’可没那么容易。”江德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