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百花齐放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26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朱立仪】
|
|
同样种1亩地,在不同的时候,纯收入的差距有多大? 在闽侯县竹岐乡榕东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00:8000! 过去,榕东人一直以种粮为主。村党支部书记叶大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1亩地,扣掉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纯收入最多剩下100元。近年来,榕东村建起了400多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1亩地纯收入可达8000多元,是过去的80多倍! 从100元到8000元,榕东村民见证了这几年福州农村的巨大变化。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福州乡村满载希望启航。 蔬菜村、航运村、蘑菇村、水产加工村……在福州,不论城郊、沿海、平原、山区,多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被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村村都在探索符合实际的致富路。 ——工业带动型。闽清县池园镇井后村以发展电瓷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村现有民营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已形成集电瓷生产、加工、装配、销售为一体的特色村,去年全村工业总产值达2.7亿元,是该县首批“亿元村”之一。闽侯县白沙镇溪头村依托闽兴编织品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工艺品产业。闽兴公司是福建省重点工艺品出口龙头企业,年产值达6亿多元,为该村转移富余劳动力800多人,仅此项就为当地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多元。 ——特色农业带动型。闽侯县大湖乡培育出了雪峰、兰田、新塘等9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和反季节大白菜、苦瓜、茄子、茭白、佛手瓜等优势品种,成为福州市最大的蔬菜副食品供应基地。闽清县省璜镇建功村、山边村大力发展生猪饲养业,成立了生猪养殖产业协会,有效解决了市场对接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引进建设沼气池,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灶,较好地解决了养殖污染的问题,并初步形成“生猪养殖+沼气+再生稻+蔬菜”的产业循环发展链条。 ——劳动力转移带动型。永泰县长庆镇有近万名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其中,在厦漳泉一带城乡接合部开办超市2600多家,安置劳动力8000多人;在西安、广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开办超市、鞋业连锁店2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在外经商开办超市的年营业收入可超过2亿元。永泰梧桐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赴上海务工、经商,创办了建材、汽配、鞋革、南北干货等批发市场,年营业额近30亿元。 福州市现有农村常驻人口419万,广泛分布于146个乡镇、2423个建制村。“双百工程”即按照经济基础的好、中、差和城郊、沿海、平原、山区等类型的特色模式,在全市每个乡镇启动一个示范村和一个整治村,以先进带后进,从而达到百村以上示范、百村以上整治。 目前,2006年“双百工程”村(305个)已公布实施,已启动村级规划60多个村、项目前期建设210多项,累计完成投资3600多万元。在“双百工程”的带动下,福州广大农村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发展模式齐头并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村争先的新态势。
(据人民网报道) | |
|
|
|
|
上一篇:琅岐庆福居酒楼开张
|
下一篇:省市农业普查宣传月启动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