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23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人物>>
  共有 521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琅岐的两张艺术名片

  发表日期:2016年4月25日      作者:林公翔     【编辑录入:朱立仪

——陈奋武与江爱松

   久违的琅歧,终于又来了,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之感。应《海韵琅歧》一书组委会的邀请,我们一群男女老少作家来到了琅歧。

对我来说,琅歧,既熟悉又觉得有些陌生。想起十多年前,有一阵子我曾三天两头,舟车劳累跑琅歧,因为那里筹建一家叫做“夏威夷度假中心”的酒店,我帮忙做一些文字的策划和对外宣传工作。

   “大海就是‘夏威夷’!”

夏威夷度假中心这一句我绞尽脑汁杜撰出来的广告语曾经铺天盖地地在各种报刊上“轰炸”,而其实,度假中心外的大海简直不忍卒看,大面积的滩涂,颜色怪异的海面,一点也不开阔的视野。

   今天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年有多么可笑。“夏威夷度假中心”如今已改头换面,变成一所叫做“东方学院”的本科大学。

那天汽车从校门口路过,我发现“夏威夷度假中心”的铭牌依旧镶嵌在学校大门的右侧。心理不禁咯噔了一下,忽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夏威夷度假中心”七个字便是大名鼎鼎的陈奋武先生题写的。


陈奋武:男,汉族,福州琅岐人,1941年9月生。1965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学书循唐楷,溯秦汉,于六朝碑碣领悟尤深。擅多种书体,所作运笔瘦劲洒脱,于飘逸中见持重,变化中求统一。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福建省文联顾问、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海云墨会会长,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陈奋武:得神仙而无丹药气

   最初识得陈奋武先生,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此事大概连先生本人都忘记了。还好我有奋武先生为我题写的书法作品为证。

   那是一次在屏山大院的书法笔会,众多书家铺纸挥毫,八仙过海,畅情抒怀。时任省委书记还专门步行过来探望。笔会毕,我请奋武先生为我题字,奋武先生欣然应允。问写什么,我灵机一动,突然想出:

“金玉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我很喜欢的句子,奋武先生二话没说,不厌其烦地提笔,屏神静气,一气呵成。三十年过去,如今这幅字依旧悬挂在我家客厅的显著位置,与启功、赵朴初、沈觐寿、潘主兰、金庸、季羡林、林健先生的书法作品一起,成为我家的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书法珍藏。

   还记得有一次,大约是2008年,我任职的福建青年杂志社创办三十周年在福州温泉宾馆举办酒会,我奉命邀请奋武先生前来助兴,各界朋友,齐聚一堂,陈奋武先生又一次问我写什么,这一次他和我“讲条件”,说只能写几个字。

   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写“青春万岁”吧,因为当时我们印了一本画册,画册的名字就叫“青春万岁”,画册我写的序言题目也叫“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四字来自王蒙的同名小说的序诗: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大概是字数少的缘故,为了不“吃亏”,我拿了一张六尺整纸请奋武先生题字,只见奋武先生在案前站定,以大笔饱蘸墨水,凝神运气,一挥而就,点画之间,一丝不苟,可谓形神兼备。

    “青春万岁”,就如同老诗人蔡其矫的“少女万岁”一样,我觉得站在我面前的陈奋武先生有一种“青春”的霸气。

   在福建书坛,提起陈奋武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盖因陈奋武先生出名早,人缘好。福州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他的与众不同的题字触目可见。

   福州“西湖公园”这四个魏体烫金大字就是他二十年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福州“温泉大厦”、“海山宾馆”、“文艺大厦”、“侨联大厦”等建筑的题字,体态各异,神采飘逸,也都出自陈奋武的手笔。

   泰山、黄山、武夷山、黄帝陵、黄鹤楼、黄河碑林和桂林、北戴河等名胜古迹也留下了他书写的碑铭。各地的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寺庵庙观时常都能见到他的题匾题词。

   诚如范迪安先生所言:

   由于他的书写风格十分鲜明,让人观其大势便知其名。他那种劲朗明快的书风书意,不仅体现出强烈的个性,也展现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风貌,既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又体现出这个气息与个人意度的内在统一性,产生出了积极的社会审美效应。

   福建书坛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的名家,闽派书法传统有着深厚的积累,陈奋武先生继承了这个传统,且更致力于新范式的开创。

   正因如此,在中国书坛早已获得声誉的陈奋武书风愈见苍老,直至今日。

   陈奋武先生是琅岐人,1941年出生于琅歧岛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爱写字,在父亲的指导下,幼年时期的陈奋武就开始学书习字,识读门联上的诗句。

   据云,逢年过节,他的父亲都要书写新楹联,但其中有两幅对联的内容从不更换,一副是“布衣得暖皆为福,草舍安居即是春”;另一副是“欲无后悔需修己 , 各有前因莫羡人”,以此作为教诲陈奋武为人的准则。

   可惜他父亲英年早逝,然而年幼的陈奋武却把父亲的教诲牢牢地记在心里。从此,这个“家训”式的箴言一直伴随着陈奋武的人生行旅。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书法成就,我想与此不无关系吧!

   观陈奋武先生的书法,首先,我认为他的书法根植传统而又不囿于传统。

   他的书法功底十分深厚,篆、隶、正、行皆擅,从他的书法结体和书写线条上可以看到来自金文汉篆的古雅沉雄和来自汉隶北碑的刚健拙朴。他能将古人的用笔结字之法了然于胸,并能随机应变,似无定法,而又出规入矩,古意盎然。

   其书作并没有当下书坛所流行的涨墨重笔,夸张造势,而是一任自然,随心而发,应手而生。用笔轻松自如,线条似不着意而韵味十足,于不经意间营造出一片散淡闲雅的韵致。

   其次,陈奋武先生的书法得益于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凡是与奋武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觉得到他的幽默风趣,敏捷机智,博闻强识。他的书法作品追寻诗意,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奋武先生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与他在一起如沐春风,放松自然。他经常书写“海纳百川”这四个字 , 我觉得这四个字正是他心灵的写照。

   我们曾经经历了文化断裂和文化缺失的时代,我们又迎来了文化苏醒和文化回归的时代。陈奋武不仅亲历了三十年中国书坛波澜壮阔的复兴运动,更有幸成为中国书法复兴的“在场者”和见证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奋武是“得名士而无骄傲气,得神仙而无丹药气”。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 ,  观千剑而后识器”,艺术如此,人生大抵也是如此。


 

江爱松:福州琅岐岛人,1943年生,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绘画专业。独创“心象重彩”现代山水国画,福州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京中联翰墨书画院院委会主席、福建海天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鉴赏》编委、纽约国际英格伦艺术院名誉院长、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江爱松:致广大而尽精微

   前不久在大理呆了一段时间,在美丽的洱海边的才村,遇见韩湘宁先生。70岁的人,还一袭白衣白裤,头发理成愤青的模样,脑门只留下中间一砣,骑着非常时尚的哈雷摩托,一米八几的个头,在才村绝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韩湘宁1939年出生于重庆,1960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同年加入“五月画会”,是早期台湾现代艺术重要的画家之一,22岁便扬名于台北艺坛,28岁独自闯荡纽约,再获国际声望。他在纽约SOHO、台北县莺歌镇和大理都有艺术工作室,与太太杨露、女儿韩仪长居于大理,他的家同时也是一座叫做而居的现代艺术馆。

   我之所以提韩湘宁,我觉得江爱松先生与韩湘宁先生在气质上有许多的共通之处。时尚,与潮流与时俱进;艺术上敢于创新,对自我的肯定;在画坛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弛有度,徐疾由心的快意人生。

   在我眼里,满头银发的江爱松先生特别像一位艺术家——那天,在关于“闽派艺术”的沙龙上,他外面穿一件夹克,里面穿一件非常红艳的衬衣,并且还把领子翻了出来。我对他说:江老师,您今天穿的红花衬衣真漂亮,他微笑作答。

   作为古稀之年的江爱松,没有一丝迟暮之气,无论你站在他这个人的身旁,还是站在他的作品前面,你都会感觉到一种由内向外的自信,一种属于中国气质的自信。

   已故著名画家郑乃珖先生曾有对江爱松的评论文字:

   “……. 爱松君天性颖悟……. 故其所作中国山水画,既具有西洋绘画之形、光、色变化之微妙,又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笔墨气韵之情趣,画面雄宏磅礴,色调和谐明畅,情景交融,令人赏心悦目……. 爱松君具节概,重然诺,澹泊自守,谦逊朴实,襟怀坦然,亲朋道友咸敬重之。其于绘事,勤奋可钦,长年累月,日作夜思,不避寒暑,挥毫不倦,精益求精。余读其近作,不禁拍案叫绝,不胜惊喜。”作为江爱松先生曾经的同事,郑乃珖先生的评论绝非虚言。

   作为如今名满天下的画家,江爱松的艺术之路起于闽江口那个四时景色旖旎的岛屿——琅岐岛。

   从小,江爱松就喜欢画画,江爱松的母亲是个传统的裹脚女人,粗识文字,却心灵手巧,擅长女红,尤其精于线描,童年时,江爱松每每于母亲专心作画之际,一边帮衬,一边悉心学习,耳濡目染,也迷上了绘画。上了小学,教美术的校长,发现了江爱松的特长,给予悉心教导,6年的光阴,江爱松的书法与绘画已经是孩童中的佼佼者。

   之后,他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实现了儿时的艺术梦。长安山下,是他艺术的成长期。在谢投八、宋省予、吴启瑶等名师身边,他的视野和学识有了质的飞跃,老师们对色彩的观察力和运用能力让他深深地迷恋。

   从此,艺术之路在他的脚下徐徐展开。

  大学毕业后,从闽侯到莆田,从莆田到福州。最终,他选中落脚福州画院,这是最适合他自由心性和自由创造的地方,如同福建师大艺术系一样,这里名家多多,沈靓寿、潘主兰、郑乃珖、周哲文等成了他的同事,在他们身边,江爱松受益匪浅。

   作为现代国画艺术“心相重彩山水”画派创始人,近几年,江爱松以极大的时间和毅力从事传统艺术的研究和现代笔墨结构色彩的研究,他将西方的绘画手法融入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成功地把东方艺术的“静”与“净”和西方艺术的“真”与“幻”融为一体。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技法和笔墨色彩方面极力探索开拓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江爱松注重传统,他的作品既继承了北宋山水之神气,凝重雄浑;又承继了南宋山水之灵动,笔法细润,精丽巧整,令人耳目一新。

  他携带他的作品来到美国,赢得了西方人的赞赏,被美国哈佛、耶鲁等多所大学图书馆收藏。

  为什么西方人也喜欢江爱松的作品,我想,这是因为江爱松的作品既有中国山水画的元素与品质,又有对西式构成与色彩的娴熟把握。他把西画的透视学、空间、色彩理念融入中国传统的笔墨线条之中,其中蕴涵着哲学中的矛盾与统一、易学中的阴阳与开合,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把中国山水的博大和精深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董其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样,“行万里路”乃见天地山川之大;“读万卷书”乃见历史人文之美。江爱松的“心相重彩山水”纯以造境胜,他的山水之中表现出来的意境,乃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后心灵创造的理想的意境,绝不是刻画摹仿一个自然的物象。

   换言之,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创造,正是要表现这种高妙的趣味,只有这样,才可以显露艺术家人生与世界观的深度。

  不久前,“福建首个艺术家个人私募基金‘江爱松艺术基金’”诞生,作为福建省内首支艺术家个人基金,江爱松艺术基金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吃螃蟹者”,江爱松艺术基金的发展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江爱松艺术基金一定会越走越好。

   “致广大而尽精微”,深厚的学养使江爱松先生能够在古稀之年“致广大”,持之以恒的的艺术实践又使他能够 “尽精微”,这广大与精微的统一造就了别样的境界,也使我们在江爱松的作品中看出,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样式的复兴,不仅是技术图像的复苏,而是千余年来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审美情调的复苏。

   琅岐,好山好水,琅岐的山水孕育出像陈奋武和江爱松这样的杰出艺术家,他们是琅岐的骄傲,也是琅歧人的骄傲。无论是陈奋武先生的书法,还是江爱松先生的山水,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正大气象,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上一篇:走街串巷守护海岛平安
下一篇:忙人江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0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393]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296]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64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111.328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