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到星辉村8年了,这里的村民都不把我当外乡人看,出远门回家时他们会惦记着问候一声:‘老林,最近去哪儿了?老见不到你,可要注意身体啊!’这让我感觉特别暖心。”7月20日下午,坐在琅岐镇星辉村老人会活动室里,80岁的林履家感慨地说着掏心窝子话,“多亏了村里的老人会,我早就把这儿当家了。”
站在星辉村,满眼望去都是这些年村里“敬老扶少、易俗聚善”的点滴。而这些变化,都跟老人会里的300多位老人们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8年前,星辉村老人会成立,以江爱明为会长的村老人会充分发挥着老人的影响力,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筹善款、做好事,“我们村和琅岐的众多村子一样,留守在家的老人较多,他们也大多是侨属,老人们互相照顾着、扶持着,为的是能让在国外打拼的孩子们能放心。”江爱明说道。
易俗聚善为村民带来了甜头。在会长江爱明的笔记本里,这些年来筹集的80多万资金比比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这笔钱基本用于一年中,星辉村老人会有“三件大事”要做:拗九节带孩子们给家里的老人送甜粥;重阳节请老人们一起聚餐;春节前,挨家挨户给老人们送年货,给百岁老人送太平面。“看似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唯有星辉村的老人会把这些事坚持做了八年。”新村书记江典枝赞叹道。
令村民江典庆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的这帮“老朋友”成了晚年最贴心的人。江典庆腿脚不好,子女长期在国外生活工作,老人们的生活过的平淡且安静。“老人会逢年过节会到我家里探望,聊聊近况,帮着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看着江典庆的老宅子破旧了,老人会便帮着筹划装修,还帮着腿脚不便的老江跑建材。这些老江都感动在心,他呼吁在国外的儿子给老人会捐资,“来帮助更多孤独、有困难的老人。”
风俗变了,村民们还把省下来的一部分钱捐给了村里的老少事业,不仅自己的老人和子女得到照顾,村民也更有精力投身于勤劳致富。
走在星辉村,你能很快感受到这个村庄的特色。村部里的“二十四孝图”贴在礼堂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孩子经过都会停下脚步仔细看看,把图里的传统美德化为真正的行动。“每逢拗九节和重阳节,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的学生和共青团的志愿者都会来村里陪伴老人过节,老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呢。”江爱明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