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琅岐港为甘棠港
去年4月,欧潭生带领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生赴琅岐实地考察。在琅岐龙台村刘氏宗祠里,他见到了福建刘氏族谱丛书《唐司马参军刘贻孙世家》,书中记载:“刘山甫,彭城人,随王(审知)入闽的部将。谋勇双全,王审知授其中侍郎,负责致祭连江‘甘棠港’。”
“接着,我们考察了琅岐凤窝码头,码头对岸就是连江琯头。琅岐的杨东汉先生认为凤窝码头与琯头之间狭窄的航道就是刘山甫致祭炸石修建甘棠港的地方。所以族谱中才有‘刘山甫致祭连江甘棠港’的记载。”
这一论断在《长乐王氏族谱》有着更明确的记载:“刘山甫致祭连江琅岐港为甘棠港”。
此外,在福州话中,琅岐被叫做“牢耶”。欧潭生结合史实推断,“牢耶”就是“刘崎”,与刘家在修建甘棠港工程中的巨大贡献直接相关。
论据三:实地勘察
琅岐金牌门有大片岩石灼烧遗迹
去年11月20日,欧潭生和黄荣春研究员一起再赴琅岐,从凤窝码头越过荆棘山坡,攀上陡峭礁石,还搭船近距离勘察了琅岐岛金牌门。
此前,黄荣春就认为:“琅岐岛金牌山一侧江边有岩崖,靠近岸边有块高约10米,宽厚各数米的巨岩,呈褐色,故称金牌。江水低潮时可窥见巨岩四周的岩石嵯峨,疑为闽王王审知为疏通江道命人在此炸开岩崖的遗迹。”
“站在凤窝码头,看着深不可测的渡口和对岸连江琯头港,以及琅岐金牌山炮台与长门炮台之间的狭窄航道(仅387米,俗称琅岐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刘山甫致祭连江琅岐港为甘棠港’的含义。”欧潭生说。他列举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对这段航道的描述:“闽江至琅岐岛一分为二,循岛北过琯头,绕金牌,经南北龟出福斗山下,至芭蕉尾,凡三十里入海,即今通行之航道也。循岛南过浮屿,经崖石,出白猴屿,凡二十余里入海,即今所谓梅花江也。”由此可见在金牌门辟港通江达海之意义。
在勘察中,他们发现,琅岐岛金牌门及其周边一大片被高温灼烧的红褐色遗迹十分醒目,与相邻的灰色天然岩石截然不同。
《王审知墓志铭》曾记载:“一夕风雷暴作,霆电呈功,碎巨石于洪波,化安流于碧海,敕号甘棠。”两位考古专家据此推测,当年王审知为了疏通琅岐门的航道,派人在金牌门礁石上堆放树木长时间燃烧,形成高温,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时刻,倾盆大雨浇灌在滚烫的礁石上,山崩地裂,于是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大面积的红褐色灼烧痕迹,至今保存完好。
论据四:岩粉检测
褐红色岩石确经高温加热
为了印证这一推测,受欧潭生委托,前段时间马尾区社科联组织人员到“金牌门”采集了褐红色岩粉和附近正常的灰色岩粉,送至中科院物构所(福州)化验。该所博士生导师官轮辉及其学生吴初新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对岩粉进行科学化验与鉴定,得出结论:两件岩粉标本岩性和化学成分无区别,正常的灰色岩粉加高温后变成褐红色,证实褐红色岩粉曾经高温加热。
欧潭生及黄荣春两位考古学家的判断得到了自然科学手段的验证:琅岐“金牌门”系王审知开辟甘棠港时在礁石上用树木燃烧形成高温,在雷雨的作用下崩裂后留下的历史遗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就是用这种办法炸开了宝瓶口。
层层论据叠加,答案呼之欲出:闽王王审知在福州开辟甘棠港。对于此次新发现,他建议文物部门尽快把“唐五代王审知开辟甘棠港碎石处”申报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海上丝绸之路增添新证据、新景点。
目前,欧潭生正和他的学生继续搜集资料,着手撰写论文《福州甘棠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应闽都文化研究会和福州十邑同乡会之邀,11月他将携该论文参加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文 俞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