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第一节,俗称上元节或灯节,是琅岐民间十分重视的传统佳节。
元宵之夜,除了吃元宵,琅岐人还有迎灯的习惯。所谓迎灯,就是各姓氏宗族举办的游灯踩街活动。近年来,以朱氏宗族的迎灯最为热烈。
游灯踩街场面相当壮观,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大锣大鼓,接着是显示姓氏宗族名称的“高照”(写有姓氏的大灯笼);“高照”后面便是“喜灯”。“喜灯”是报喜之灯,呈四方形,中间红“双喜”字十分醒目。这种灯只有前一年里娶亲结婚或添养男孩的人家才出。多少盏喜灯,就是这个姓氏宗族去年里有多少人结婚或生了男孩。喜灯之后是“透灯”。所谓“透灯”就是“排灯”,“T”形木制的灯架上并排着七盏灯笼。灯笼做得十分精致,有各种形体,贴上各种精美的剪纸,这些剪纸图案有花鸟,有“福、禄、喜”字样,巧夺天工;灯内点着蜡烛,光彩照人。“透灯”象征福禄满堂,全家平安和顺。“透灯”每户都要出,按各墩、各房排列成队。相连的“透灯”走起来,像闪亮的彩龙宛延蠕动。游灯队伍中还加入锣鼓队、十番乐队、高跷、舞龙、舞狮、陆地舟、肩头戏等文艺活动,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热闹非凡。
各姓氏迎灯队伍都要从自家的宗祠正门进,侧门出,举灯向祖宗神牌致意,表示向宗祖报喜和祈求吉祥。
迎灯踩街的队伍所到之处,场面非常热烈,沿途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大放烟花鞭炮,喜气洋洋,为新年第一节——元宵佳节增添无限喜庆。
迎灯结束之后,出灯的人要亮着灯笼回家;到家了,放了鞭炮,才能吹熄灯笼。取下灯笼,保存好,等待明年再用。一切完毕,还要吃上一碗“太平面”,表示一家红红火火、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大发其祥!
 张灯结彩
 透灯吉祥
 喜灯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