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
2015年的1月23日,是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的日子。
30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极其短暂,但对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过去的30年却是筚路蓝缕、锐意进取、开创辉煌的30年。这里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如今已然成为福州新区核心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
30年的故事闪现着许多动人情节。谁为开发区发展贡献着才智和青春?谁经历过在此创业的苦痛与明朗?谁拥有一段小城历史,谁正在改变开发区的历史?他们,是改革先行者、企业家、普通百姓、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参与和见证30年发展的万千无名英雄。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持续推出“我与福州开发区 见证辉煌30年”系列报道。
五天前,84岁的杜进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杜老离休前的岗位,是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这位19岁入闽工作,从共青团工作开始,直到接棒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老人,在他与开发区共同发展的轨迹中,折射着一种敢于探索、敢为人先、滴水穿石的开发区精神。
在开发区最艰难的时刻接过一棒、跑过一程
在杜老的印象中,马尾原是个古港小镇,到解放初时人口锐减,一座古塔、一条老街和一片沙滩是彼时马尾的模样。“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得从三通一平和吹沙造地开始!”杜老说,当时的省委书记项南同志视察马尾时强调,开发区一定要“修路、修路、修路!吹沙、吹沙、吹沙!还要建设一座能够接待外商的马江大厦。”
开发区成立管委会后,副市长李立康兼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一面继续建设一面招商。1987年,市委决定要时任市协作办主任兼市经委副主任的杜进兴到开发区做李立康的副手。此时,已经58岁的杜进兴没有推辞。“组织的决定我从来不推,闯新区、开辟新局面我从来不怕。”
1988年未开春,杜进兴到开发区“报到”,没想到此时李立康被调走,时任市委书记的袁启彤说:“李调走,剩下就交给你干了。”就这样,杜老仓促上阵,接过了第二棒。
“那时,开发区的一切建设完全靠贷款进行,马江大厦仅有一个框架,主干道君竹路和罗星路已可通车,但福马路还只铺了石基,外商来到开发区考察后调侃我们说‘这不是坐汽车,简直像骑马一样能把人颠得老高’。因为投资环境太差,邀请的外商一波波来,又一批批沉默地离开。”杜老摊摊手,无奈笑道。
让杜老欣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人一面耐心宣传,尽力招商,一面大力加强配套建设为“ 筑巢引凤”打造软环境。1988年,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68万元,比1987年增长46.5%,建成建设路和两个开放市场;多功能的马江大厦成为招商接待去处;8幢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外商住宅区拔地而起……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投资者,开发区把“一幢楼集中审批项目”发展成为“一幢楼综合服务”,并实行24小时办公制度,改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开发区的服务功能在干部敢惮艰难的精神中逐渐增强。
是年,开发区陆续引进一批鞋厂、纺织厂、合成革厂等中小外资企业。”我们创办了本区的进出口公司,开始创汇。同时,开办了闽江大学闽江分校,贷款投资建设培英中学,千方百计改善投资环境。”
1989年出版的福州市年鉴中,把1988年马尾的发展称为十年改革中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最好的一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也是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年。
“在任两年,走过弯路,吃过苦,许多工作仍是在播种奠基。时至今日,再回首时要感谢当时一起大刀阔斧改变时局的干部们,大家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打下了这场经济战线的‘淮海战役’。”杜老一字一句说得朴实。
欣喜看见驶入快车道的开发区
2014年,杜老离休已经24载,但他的目光仍然宛转在开发区这片土地上。
“如今的开发区已经驶入‘快车道’,不像我们当时的‘老牛拉车’。”杜老笑说,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时分,闽江口上一座崭新的港口城市已经屹立,最让他欣慰的是,这座当时举步维艰的小城如今脱掉了褴褛外衣,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打造了一座集工业、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新城。
“在福州新区规划中, 仅马尾新城规划面积就将达到740平方公里!这是多大的改变!”杜老高兴地描述着印刻在脑海里的新城规划,在福州迈向滨海城市的过程中,马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而在马尾新城的规划中,马尾的优势被彻底激活。“一方面拥有成熟配套的行政区,另一方面拥有船政文化历史积淀,这些优势都让马尾成为整个福州新区规划中的核心区域。”
离休后在开发区继续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杜老告诉记者,“我这个年纪能够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是件非常荣幸的事。看到一页页翻覆的过往,和现在一天天改变的崭新,我很欣慰。就像我去师大二附中给孩子们上课,看到美丽的校园,想到当时培英中学的第一幢教学楼还是在我手上贷款建设的。现在,区委、区政府把民生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决心解决‘三难’问题,百姓的生活一天更胜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