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琅岐镇乐村党支部书记朱于永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做,只是对于村民的事情都认真对待,都是小事情。”琅岐镇乐村村党支部书记朱于永露出憨厚的笑容一边说道,一边为刚刚来村委会的村民开证明。一听到记者在采访村书记,这位村民打开了话匣子:“最近因为我女儿上学,办学手续复杂,需要的证明很多,有时下班时间,书记在外办事情,因为比较急,他就特地赶了回来。有时,大晚上也能碰到书记,只见他正打着手电筒巡逻呢,难怪村里几乎都没有出现小偷,我们书记真的很不错。”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2012年3月份,多户村民都到村委会反映自家自来水管流出来的水是黄色的,经过检查,发现水管内部生锈才导致这样的情况,乐村自来水管是1985年安装的自来水管,从未换过。朱于永与反映情况的村民商量对策,但是反映情况的只是几户居民,如果要全部置换自来水管,几户反映情况的村民缴交的费用远远不够。朱于永便与村主任挨家挨户的征求村民的意见,琅岐镇乐村新村有120户居民,但也只有10多户居民同意。
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对村民来说是一件大事。但如何做到让每位村民都满意,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当时面临第一个问题,村民认为水管最尾端的吃亏,管放在哪里?怎么协调居民?水管怎么测算?一系列问题实在是让人头疼,但关键是做好了,让村民感到满意。”谈起当初遇到的困难,朱于永说道。
“为居民置换自来水管这件事都是书记亲力亲为,自来水管走向的设计,甚至一颗螺丝钉他自己都要亲自去跑一趟。原本在镇上购买自来水管就行了,但考虑到福州价格更优惠、品种更多,他就跑福州去,一天跑好几家,比价格、看质量选出物美价廉的。”乐村妇女主任陈东钦说道。村民们要上一趟福州也不容易,在购买水管时,朱于永还有一项任务,帮村民带回来他们需要的,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从福州回来。
在置换自来水管过程中,每家每户都用了什么材料,每笔钱用在什么地方,朱于永会列出一个表格,让每户村民过目,给村民一笔明白账,做到公开、透明。朱于永对事尽心尽力,村民们看在眼里,从最初只有几户村民支持改造自来水管,到50多户村民支持。“看到他跟做自己家事情一样尽心,我们放心,也相信他。”
“看起来都是小事,可对群众来说都是大事”
乐村虽然不大,但朱于永的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个角落。居民需要买材料了来找他,邻里发生纠纷来找他。村区里孤寡老人生活有困难了,特殊人群需要帮助了,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解决。“看起来村里的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对群众来说都是家里的大事,关系着村里的和谐。既然大家选我当书记,我就得做出点事情来。”朱于永说,自己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为村民办事就是他的职责,就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成为他工作最大的动力。
60岁的居民董某某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经常在村里闹事。几年前,考虑到董某某没有生活来源,朱于永便为他申请了低保户。每个月发下来的低保费都会直接给他,但朱于永发现不到一天,董某某的钱都会“不翼而飞”。几番思索后,朱于永给董某某当起了免费的“私人会计”,每个月先给他一部分钱,其余的隔几天给一次,偶尔买点食物放在他家中,这样就避免了丢钱现象。去年,董某某精神病发作,在街上见人就打。朱于永心里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和村里商量着将他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但治疗费用是一个问题。由于村里经费紧张,唯一办法只能找区民政局申请经费、开证明,里外跑了好几遍,最终申请到了7000元治疗费用。
说起村书记处理的事,村主任朱在耀深有感触,“几天前,村里几户人家住在老房子里,房子要重新修建,但几户人家为了门放在哪吵了起来。‘一家人’左哄右劝,双方都不让步。没办法,只得请来书记。”
“现在和以前各住各的院子、互不干扰不一样了,大家是邻居,必须互相体谅!”经朱于永的劝导,双方终于同意。居民院里又恢复了宁静,朱于永这才放心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