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岐岛位于福建省闽江入海口,靠江临海,风景秀丽,被称为“闽江口的明珠”。
走在花果飘香的水泥路上、两边矗立着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小楼……日前,我们来到位于琅岐岛的闽江村,和渔民近距离接触,感受普通渔民的生活新变化。
从渔船到楼房
闽江村位于琅岐镇南部,957户,总人口3650人,过去全村人都以出海捕鱼为生,曾是我省唯一的纯渔业村,全村人的生活起居都在渔船上,日子也曾一度红红火火。
但是好景不长,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近海渔业资源的迅速衰退,渔民们陷入了几乎“无鱼可捕”的尴尬境地,“开船出海捕的鱼连油钱都不够”。
上岸转产成了唯一的出路,但是,渔民文化低、没土地、少资金、缺技能,出路又在哪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闽江村上岸居住的土地问题首先得到解决。此后,经过集体商议,大家决定利用渔民自身的优势搞海上运输。2005年,闽江村成立了船务有限公司,由渔民们集资参股,承揽一些海沙、钢材等航线运输生意。如今,公司规模从开始时的2艘船发展到了17艘,人数也增加了10多倍,达到了130多人。
“渔民不仅是公司员工,更是股东,工资加年底分红,一年纯收入十多万元。”闽江村党总支书记江德康言语中充满喜悦,“要知道过去是‘上无一片瓦,下无一垅地’,渔民年均收入才8000元。”
从昔日的小渔船,到现在的新农村居住小区,67岁的村民连玉春见证了琅岐岛渔民住宿条件改善的每个变化,也经历了渔民生活由养家糊口到吃喝不愁的历程。
连玉春是一位普通渔民,依水而生,靠海吃海。他告诉记者,他原来住的房子是由一艘渔船改造的木屋,用木板搭成3张又窄又短的简易床,来客人都没地方坐。“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所幸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过去。针对村民居住条件普遍较差的状况,村里实施了新村建设项目,连玉春搬进了4层楼、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有他和老伴以及小孙子三个人住,坐北朝南,宽敞明亮。
从渔船到楼房,住进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大房子,连玉春直呼“想不到”。在别人看来,新家跟旧屋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居住环境、水泥路等硬件条件的改善。但对于渔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看不见的观念—以往劳碌一年求果腹,如今却是为致富,生活有了盼头。
连玉春说:“以前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捕鱼,一年到头也挣不到钱。现在儿子去了美国打工,自己和老伴还有养老保险,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旧村到新村
渔村近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江德康对闽江村的未来信心满满。他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闽江村进行了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工程,生活环境得到明显好转,空气日渐清新。
闽江村污水处理站位于闽江村新建成的公园里,没有噪音,没有臭味。江德康介绍,村里的生活污水先集中到这里,再经过格栅沉淀槽、水解酸化池等工序,重新排放入河。“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江德康说,“我们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项目,建立了专门处理污水、生活垃圾设备,对河道内垃圾进行清理,将环境治理得更优美了。”
交通不便也是以往村民的一块心病。“以前村里全部是泥土路,经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江德康一边指着停在路边的小轿车,一边说,“现在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取代了狭窄不平的泥土路,还有100多户村民买了小轿车,出行更方便了。”
“为了进一步改善交通现状,琅岐镇正在加快建设琅岐闽江大桥、环岛路等项目。”琅岐镇镇长吴祖万说,“特别是未来琅岐闽江大桥建成后,福州城区至琅岐开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将进一步为琅岐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上来了。连玉春说:“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都成了现实,而且以后我们的生活肯定还会越过越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交通现状,琅岐镇正在加快建设琅岐闽江大桥、环岛路等项目。”琅岐镇镇长吴祖万说,“特别是未来琅岐闽江大桥建成后,福州城区至琅岐开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将进一步为琅岐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上来了。连玉春说:“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都成了现实,而且以后我们的生活肯定还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