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金牌山炮台
闽江入海口地势十分险要,古时为防守福州,扼控闽海第一门户。
金牌炮台,位于琅岐凤窝村金牌山顶。金牌山原名凤山,因山下江边有块高宽厚达数丈的浅江色岩石,像块牌子屹立江岸,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而得名“金牌”。又有传说当年朱元璋起义军船队到此迷路,这块岩石现出“海阔天空”四个大字来指引,后来这里便敕封“金牌”。
金牌山炮台处于闽江入海口南岸, 隔江与连江县涫头镇长门村电光山上的长门炮台遥相对峙,成椅角之势。两炮台之下,又有两个礁岛(即双龟)中流砥柱,江面窄小,水流湍急,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金牌炮台为圆形城堡式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炮台由若干炮台组成的炮台群,有山巅的主炮台、山腰炮台、山麓岸炮台。现岸炮台和山腰炮台已毁,仅存山巅的主炮台遗迹。主炮台由两个炮位组成,露天,呈凹形,低于地平面,三合土结构,炮位均深1,43米,直径分别为124米和7.6米。山顶上还残留守兵营房,山上练兵操场,露天坑道等遗址。营房面宽8米,纵深4.2米,残墙高2.75米。
琅岐金牌山炮台与连江长门炮台,相传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为防止英军攻福州而修建。光绪甲申(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中,金牌炮台官兵为保卫祖国,抗击法国侵略者,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当年中法马江海战中,长门与金牌炮台的主炮,击中法国侵华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的旗舰,使孤拔受伤,最后死在台湾。
抗日时期,这里曾顽强抗击过日军侵略者,留下英雄史迹,光耀千秋。
金牌炮台后被日本侵略者毁掉了,现在仅留遗址,一片荒芜,但不失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