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在每年农历除夕导演的春节晚会,乃是一首主旋律的交响乐,一席最富中国特色的文化年夜饭,雅俗共赏的文艺汇演,举国乃至世界华人围观的堂会,包罗万象的佛跳墙,大杂烩,卤煮,庙会民俗说唱杂耍的大挪移,主持的脱口秀,艺人的名利场,百姓的开心一刻,并以其TV界龙头老大的特殊身份,收视率奇高,地方台难与争锋。 平心而论,从总导演到演员,都很认真,也很辛苦——谁不想讨个拍案叫好的满堂彩,上下交口称赞呢? 无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众口难调,人多嘴杂,所以往往费力不讨好,乃至招致非议一片。 我每年都看春晚,并且一看到底,因为闲着无聊,主要是陪伴家人,也为图个乐子——心情愉悦,给祖国拜大年也才能诚惶诚恐。 我对春晚的要求不高,只要悦耳,养眼,逗笑就好,对演员也是只看才艺不论人品,不敢要求他(她)们“德艺双馨”,甚至有着不风流倜傥便当不了艺人的成见。 既是过年,图的是热闹,喜庆,吉祥,就得说过年话,免不了的莺歌燕舞,歌唱祖国年年走向繁荣富强——这固然是对既往的歌功颂德吾皇万岁,也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祈盼。 央视买卖兴隆财源滚滚,国酒国窖郎酒劲酒几家酒厂的广而告之,在把国人灌成醉驾的同时,也把它灌得财大气粗起来,与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奥运世博亚运一样的“不差钱”,场面宏大“不缺人”,同样的艳丽与艳俗,豪华与奢靡,俊男靓女,人间仙境,美轮美奂,无与伦比——一派大中华崛起的盛世气象。 “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国度,不必奢谈什么高雅。当今的中国,乃是世俗的社会,人人想着“拾金”和“中彩”的外财就手,举国上下没几个清高的雅人,什么事情也都沾满了铜臭,连各路“专家”也不乏盗名欺世者——所以,春晚的低俗和庸俗不言而喻,毋庸指摘。 也不必责怪节目只会拿穷人开涮,试想,“官本位”的潜规则岂容犯上?好在有道是“舞台小社会”——《卖拐》把好好的人硬是忽悠瘸了,比起社会把百姓忽悠傻了,又算的了什么?两口子为要房子假离婚,小青年为结婚让老爸把借房子说成是“我买的”,折射出“中国模式”的生存“智慧”,比贪赃受贿以权谋房强多了;“同桌”旧情复萌,也比贪官贪色买春乱爱乱交来得真诚和干净。 更不要嘲笑主持和演员的做作了,“人生大舞台”,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演戏,正如美国人明恩溥所说“中国人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欲,做戏是其本能”,遑论台上台下那些人五人六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口是心非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了。 至于“旭日阳刚”“西单女孩”“深圳工人”得以登上春晚舞台,固然是命运的垂青,其实是权力的恩赐,如同在3000人大代表之中点缀几个工农一样,应景而已,成不了气候,也说明不了什么。 可笑的是,春晚还在筹备之中,媒体便开始选秀,放风,探秘,煽情,吊起观众胃口;一台文艺演出,一经有司照例的慰问,便成了经国之宣传大事;尤其是一俟晚会结束,央视问卷调查立马给分,声称观众满意度为81.92%云云——自娱自乐卡拉OK如此,堪称神州奇观。 有关春晚的博客,微博,留言,则动辄以数十万计,或长篇大论的分析,或只言片语的议论,或臧或否,嬉笑怒骂,借题发挥,比春晚还有看头——唯有这个议题,才充分体现着言论的自由,社会的和谐;也说明在权力的眼里,演艺和主持人员,终归是俳优戏子的角色,任人去评头品足绝不删帖。 总之,对央视的春晚,当以宽容待之,既不要寄托太大的希望,也不必吹毛求疵,认为不屑,那就甭看,洗洗睡吧。 央视的春晚,还得照办下去,否则,还不被那些热情和热心的观众骂得一塌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