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9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要闻>>琅岐新闻
  共有 365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聚春园“相中”琅岐吴庄米燕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3日      作者:李智勇     【编辑录入:朱立仪

聚春园“相中”琅岐吴庄米燕

董事长郭仁宪称本报报道让他发现了商机,并计划将它推向福州的酒楼

记者李智勇

  

  本报讯通过本报的“牵线搭桥”,福州聚春园集团“相中”了琅岐镇吴庄村的米浆面。昨日,集团董事长郭仁宪表示,计划将其推向福州的酒楼餐桌。也许不久后,市民就可以在福州的餐饮市场品味到吴庄米浆面了。

  11月9日,本报在一版独家报道了民间特色美食——琅岐镇吴庄村米浆面一事,引起市民广泛关注。看到本报报道后,福州聚春园集团董事长郭仁宪对米浆面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派人联系上本报记者。昨日下午,郭仁宪在记者陪同下来到吴庄村,在郑健康等制作户家中详细察看了米浆面的制作流程,询问了相关手艺、原料和烹饪技巧,并品尝了米浆面的味道。记者了解到,米浆面在当地也被村民们称为“米燕”。郭仁宪对“米燕”的口味大为赞赏,认为其口感润滑,鲜香可口。郭仁宪表示,他将运用聚春园集团的力量,将“米燕”推向福州的餐饮市场。

  “莆田有兴化粉,云南有过桥米线,重庆有担担面,这些区域都有他们响当当的地方标志性食品,福州十邑遗产众多,‘米燕’就是久违了的传统食品。”郭仁宪告诉记者,“米燕”工艺独特,历史悠久,至少有上百年历史,通过一系列市场运作,很有希望成为福州的地方传统名品。

  “不少海外乡亲不远万里想买米浆面,而大多福州市民对此却知之甚少,无缘品尝,这说明我们的品牌意识还不够强。”郭仁宪表示,目前的米浆面还停留在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阶段,产量有限且未形成规模。聚春园集团旗下拥有众多酒店,还有自己的食品公司,企业将和当地村民合作,借鉴成功营运福州传统手工线面、兴化米粉等传统特色食品的经验优势,由公司统一提供卫生、质量、环境等相关标准,采取标准化的方法来生产手工“米燕”。

  “‘米燕’生产出来后,一方面可以通过聚春园旗下酒店直接走向餐桌让消费者品尝,还可以同时向福州的同行业酒店供货。另外,采取标准化生产的‘米燕’也可进入超市,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前景看好。”

  “感谢福州日报的报道,让我从中发现了商机。”郭仁宪说。
 
(编者按:“米燕”是琅岐居家食品,不知谁起了个“米浆面”这样别扭的名字,本网站要还其本来雅名,以正视听。)

上一篇:福建省尖尖登山队组团游琅岐
下一篇:陈大络教授莅临琅岐岛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74]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461]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349]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71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