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头戏也是琅岐岛上一朵绽开的民间艺术之花,它是融高跷、闽剧、杂技、尺唱于一体的戏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繁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庙会等,肩头戏踩街,招街过市,十分热闹,为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肩头戏别具一格,它是由20个身高体壮的小伙子组成的“台柱”,少男少女组成的演员班子和乐队班子。演员站在小伙子肩上,踩街时边走、边舞、边唱、边演。有时被群众围在中间演戏。由于肩头戏是站肩膀上演,就不用搭戏台,也能巡回演出,走街串巷,十分方便,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经久不衰。
肩头戏技巧在于当活动“台柱”的小伙子和肩头上的演员配合默契,恰到好处,走起来必须上下保持身体平衡,步伐一致,否则就乱了套。这里就有杂技的功夫,难度也比在台上演出大的多。肩头戏在过去一般是演传统的闽剧片段,如《水漫金山》中法海和尚与“青蛇”、“白蛇”打斗的场面,还有扭秧歌、民间歌舞等短小精悍具,具有海岛特色,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节目。
在“文革”动乱期间,琅岐肩头戏疲视为“四旧”破除。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百废俱兴,琅岐传统的民间艺术肩头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感召下又出台了。每当元宵等大喜大庆的日子,肩头戏活跃在海岛村庄和街巷。演员们还结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上街宣传,深受农渔民欢迎。琅岐肩头戏在1997年6月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还参加福州市庆回归文艺踩街庆祝活动,受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