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37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要闻>>琅岐新闻
  共有 334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琅岐个体轮渡安全堪忧

  发表日期:2004年7月14日          【编辑录入:base

琅岐轮渡站于1979年建成使用,长期担负着运送两岸客流和车流的主要任务。虽然,琅岐大桥、青洲大桥以及罗长高速公路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客流,但这个渡口至今仍是福州市区和琅岐之间客流的主要载体。目前,每天客流量都在6000人次左右。
  同时,一些小渡船也往返于琅岐渡口的两岸,这些船只是属于琅岐镇管理的个体营运船只。这两种渡船的安全管理究竟如何呢?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一条船仅配两个救生圈

  在琅岐渡口,记者看到轮渡站的专职安全监督员都按规定佩带工作牌,引导轮渡的车辆和乘客上下船。而个体经营的小渡船却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它们载客的随意性也比较大。

  一名个体经营的渡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乘船的人很多,每天从早上4点半到晚上8点半左右,他来回要开10多趟。

  救生和消防应急设备的配备是轮渡的主要安全保障措施。记者注意到,在这方面轮渡站和小船存在着较大差别。琅岐轮渡站站长江月华介绍,轮渡站船上的救生装置一般配救生衣50件,消防设备有消防泵、自动消防泵、干粉灭火器。节假日时灭火器还要加到15个。

  据了解,按照规定,小船救生衣配置起码要和所载的实际人数相匹配,救生圈还要放到易取的地方,一般放在船舱,并要配上浮绳。然而,记者在个体经营的小船上看到,它们大都只有两个救生圈,有的甚至只有一个,还被搁在船舱外面的顶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消防或应急设备,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乘坐秩序紊乱

  在琅岐轮渡站办公楼上,我们看到轮渡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培训、救生应急、突发事件等多方面管理措施。江月华告诉记者,轮渡站制订了详细的预案,如防台风预案、应急预案、突发性预案等,并设有专门的救生队、专业消防队员。

  而在不远处的小型渡轮上,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轮渡的安全制度规定,乘客上船后必须坐到船舱里的座位上,不得随意行走或站在船头或船舷。这些小船在运营过程中,却明显违反操作规程,让许多乘客站在船舱外面。

  小船上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船的核载人数是根据船的吨位来定的。当问及为什么许多乘客没法入座时,他告诉记者,没有那么多座位。

  超载现象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了解小渡船的营运情况,记者从西岸的东岐渡口登上其中一艘客运渡船进行暗访。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过渡的乘客很快就坐满了小船窄窄的船舱。后面陆续上来的乘客只能站在船头或船舷。小船的价格和大轮渡一样,都是每人2元。到开船时,小船的乘客数量已经超过了由福州市水路运输管理处所核准的40人的载客数。

  小船到琅岐东岸后,没有像在西岸那样停靠在琅岐轮渡站的大码头,而是在一个不到两米宽的小码头靠岸。上船和下船的乘客以及等待载货拉客的摩托车混在一块,使本来就狭窄的码头更显拥挤。

  据了解,这些个体营运的客运船组成了一个客运公司以加强管理,也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效果并不明显。(福州电视台《记者视线》供稿本报记者黄而海整理)


本文转载自:福州日报  发表时间:〖2004-5-25  本文作者:福州日报

上一篇:非法存用硝铵炸药 4人涉案被刑拘
下一篇:琅岐8月举行龙舟锦标赛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70406]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395]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297]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6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93.750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