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轮渡站于1979年建成使用,长期担负着运送两岸客流和车流的主要任务。虽然,琅岐大桥、青洲大桥以及罗长高速公路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客流,但这个渡口至今仍是福州市区和琅岐之间客流的主要载体。目前,每天客流量都在6000人次左右。 同时,一些小渡船也往返于琅岐渡口的两岸,这些船只是属于琅岐镇管理的个体营运船只。这两种渡船的安全管理究竟如何呢?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一条船仅配两个救生圈
在琅岐渡口,记者看到轮渡站的专职安全监督员都按规定佩带工作牌,引导轮渡的车辆和乘客上下船。而个体经营的小渡船却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它们载客的随意性也比较大。
一名个体经营的渡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乘船的人很多,每天从早上4点半到晚上8点半左右,他来回要开10多趟。
救生和消防应急设备的配备是轮渡的主要安全保障措施。记者注意到,在这方面轮渡站和小船存在着较大差别。琅岐轮渡站站长江月华介绍,轮渡站船上的救生装置一般配救生衣50件,消防设备有消防泵、自动消防泵、干粉灭火器。节假日时灭火器还要加到15个。
据了解,按照规定,小船救生衣配置起码要和所载的实际人数相匹配,救生圈还要放到易取的地方,一般放在船舱,并要配上浮绳。然而,记者在个体经营的小船上看到,它们大都只有两个救生圈,有的甚至只有一个,还被搁在船舱外面的顶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消防或应急设备,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乘坐秩序紊乱
在琅岐轮渡站办公楼上,我们看到轮渡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培训、救生应急、突发事件等多方面管理措施。江月华告诉记者,轮渡站制订了详细的预案,如防台风预案、应急预案、突发性预案等,并设有专门的救生队、专业消防队员。
而在不远处的小型渡轮上,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轮渡的安全制度规定,乘客上船后必须坐到船舱里的座位上,不得随意行走或站在船头或船舷。这些小船在运营过程中,却明显违反操作规程,让许多乘客站在船舱外面。
小船上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船的核载人数是根据船的吨位来定的。当问及为什么许多乘客没法入座时,他告诉记者,没有那么多座位。
超载现象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了解小渡船的营运情况,记者从西岸的东岐渡口登上其中一艘客运渡船进行暗访。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过渡的乘客很快就坐满了小船窄窄的船舱。后面陆续上来的乘客只能站在船头或船舷。小船的价格和大轮渡一样,都是每人2元。到开船时,小船的乘客数量已经超过了由福州市水路运输管理处所核准的40人的载客数。
小船到琅岐东岸后,没有像在西岸那样停靠在琅岐轮渡站的大码头,而是在一个不到两米宽的小码头靠岸。上船和下船的乘客以及等待载货拉客的摩托车混在一块,使本来就狭窄的码头更显拥挤。
据了解,这些个体营运的客运船组成了一个客运公司以加强管理,也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效果并不明显。(福州电视台《记者视线》供稿本报记者黄而海整理)
|